支教感言:我们一起成长

前几日得知大通六中的校舍要重建的消息,我们所住的北楼在暑假即将推倒重建,一切痕迹都将变成灰烬。我总是会去设想离开时的情景,却忽视了一年后这里将会发生的崭新变化。我们离开后,这里会有更多的新希望。

 
孙应杰给同学们上生物科

初至青海,只惦记着一路的风景和美食,西部中学的居住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们很快适应下来,甚至为有这样的条件感到满足和庆幸,冬天的时候,宿舍窗户上厚厚的冰,在视觉上就让人感受到了青藏高原的严寒,办公室生起了炉子,抵挡屋外袭来的寒气。住校生的大宿舍条件很艰苦,旧的体操房里摆放了几十张双人床,暖气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最冷的几天最低温度零下20多度。学生们夜晚蜷缩在冰冷的集体宿舍单薄的被子里,醒来在凛冽的风中晨读,身着单衣薄布鞋,手上长满冻疮,让人心疼,让人感动。

初一年级4个班、高一年级3个文科班1个理科班的生物教学确实让我有些吃力,每周十七节课,最多的时候一天五节,一天下来一句话也不想说。在适应了忙碌的节奏之后与学生的相处成为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在学习上有些坏习惯,这些以前老师对我们感到头疼的事情,我现在要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身份来面对和解决。开学不久,一个班选课代表,几十个学生举手愿意担任,心里的暖意刚刚升起,就发现了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我突然理解了自己上中学时老师的苦口婆心,也意识到自己现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的责任。在此之后,我也不得已变得婆婆妈妈,甚至让学生觉得有些啰嗦。就像我高一时贪玩,班主任对我那般,有了些许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只有尽量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趣味的生物知识,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一遍遍地举例告诉他们知识的目在于应用,告诉他们我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出了穷乡僻壤,在北京有了自己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次在说完一个故事之后,我看到几个孩子流下了泪水,如果是这个故事激励了他们,而此后发生的故事也更打动了我:前几天期中成绩下来,一个叫赵建慧的同学在班里位列前五,她有着非常朴实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踏踏实实努力下的进步,而她就是流泪的孩子之一。每次考试之后,班级考试成绩都会有所提高,我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然而我却发现每次考试之后,都会有一些学生退学,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我不能坐视不管,因为他们同样是我的学生,同样需要我去关注,去了解他们生活的现状、他们对未来的打算,于是我们便开始了特殊的家访。这一年走到了很多乡镇,去过十来户人家,这些经历让我深化了对社会的认识,也激励了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去帮助学生们。

我还记得每一个退学学生名字,马明成、郭小凡、桓霞、索德胜、牟斌斌、董玉宏、唐生伟、张成杰、阿怀鹏、胡海伦、牛增旭、谭旸、赵倩、罗庆文、罗生祥、张成勇、祁文花、赵伟。教师聚餐的时候,发现桓霞就在那个餐馆打工,而她是因为家里无法负担而被父亲领走的;在马明成的家里,墙上贴着他年幼、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的照片,以及我和他们班上学生的合影……退学学生中有的在给另一个村里的人家干活,有的到海西州做了建筑工,也有许多不知去向。

在支教之前自己总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到青海后才明白,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件事情是多么重要。在这一年里,自己懂得了什么是“行知并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换成对国情、民情冷静的思考。我们不断向当地老师请教,他们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深刻的见解,都使我们在教书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充实了自我。学校老师对西部的认识,对当地社会的看法,也让我大有启发,收获颇丰。除了自己的成长,在离开之前总想,自己对他们真正的帮助是什么?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尽管大环境难以改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一些学生,也就不枉此行。

在一个班级的QQ群里,他们叫我大圣,可是我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分身去和400多名学生一一交流,而自己坚持认为,内心的充盈才是前行的源动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很高兴一些孩子的内心由封闭走向开放,他们最初述说自己时的泪水让人动容,几个月来欣喜地看到了他们实质的变化。

白杨是最让我感动的孩子之一,刚开学的时候,白杨和班主任约定如果考不上班级里前20名就退学,在我询问原因时,他哭诉自己的经历。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也无从体会他内心的绝望,只是从一个男生的眼泪里,感觉到他心中有一股苦涩。时常在中午的时候去教室和他聊天,也看到他慢慢开朗起来,从一个不和他人说话、沉寂在内心世界里的孩子,变成敢于表达自我、敢于承担责任的男生。第一个月考,他是14名,期中考试,他是第7名,文理分班后的期中考试,他仍然排名前十。在以前的14班,白杨担任语文课代表,现在的12班,他是班长。我记得他在得知第一次月考成绩时的兴奋,也记得他笑起来时,阳光男孩的帅气。人如其名,他本应生得坚强。

从未觉得支教生活有多苦,这一年之于我,是毫无悔意的历练,是受益匪浅的成长。尽管听过千百首歌,学生送给我的八音盒,却是最动听的声音。我总觉得,和他们比起来,自己是如此幸运,更何况他们一直记得我,记得我所遗忘的很多小事,并给予我最温暖的微笑。

这一年,我们一起成长。(孙应杰)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