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北大 网系天下——北大新闻网十年发展回眸

2001年1月1日,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北大新闻网宣告成立,这个年轻的媒体,在历史深厚的燕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积微知著,十年一剑,北大新闻网现已成为北大权威的动态新闻发布平台,也是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北大的一个窗口。

北大有网初长成(1997-2003)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在网络这个新媒介安营扎寨,IT时代的媒体变革席卷而来。

1998年,《北京大学校报》推出了电子版,北大的新闻传播延伸到网络媒体。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引发了各高校大学生的抗议热潮,北大学子更是走在了前列。校报当天就在网上播发了文字和图片报道,立即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社会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当时不少高校也开始了校报上网的尝试,但多是集中发布,一周或半个月更新一次,缺乏时效性。校报对这次事件的成功报道,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网络传播的力量,也使北大认识到发展网络媒体的重要性,促进了北大加快建设校园网络媒体的步伐。

很快,为配合北大人事机构改革,“网络图片编辑部”宣告成立。此时,“网络图片编辑部”的阵营只是链接在主页上的一个新闻中心的页面,只拥有一个北京大学主服务器下分配的子目录,没有自己的服务器。同时,它也没有专业的采编队伍,维护这个新闻页面只是当时校报的一项“副业”。

北大日益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媒体的快速发展,建立独立的北大新闻网也成为当务之急。

2000年秋,当一树树金光灿灿的银杏烂漫了整个燕园的时候,筹备建立北大新闻网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坐落于未名湖北畔的红一楼,斗拱屋顶,雕梁画栋。在其间的一个办公室里,时任校报副主编赵维平、校报学生记者姚俊等人在紧张地忙碌着。网页制作、栏目设置、内容策划……由他们及几位宣传部的老师全部包办。他们白天马不停蹄,在校园里搜集新闻采访人物;晚上熬夜赶工,编辑北大历史、北大介绍等公共信息。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新闻网的筹备工作渐入尾声。

2001年1月1日0时,www.pkunews.edu.cn,北大新闻网第一期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宣告了北大新闻网的成立。

网络媒体不同于平面媒体,其发展始终受制于技术,北大新闻网也同样如此,它的发展历程是改善硬件设施、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新闻网首先进行了设备上的配置更新,购置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相机。当时北大新闻网还没有自己的服务器,使用的是计算中心分配的服务器,也就没有后台的程序。所以每次添加了新的内容,就必须手动更改根目录底下的index.htm,并在最顶端补上新加入稿件的链接,才算完成了一次更新。用记事本写网页代码及人工粘贴的工作方式让刚成立的新闻网的工作状态很原始,没有更多的精力做采编工作。

2001年底,一台戴尔的PowerEdge 4500服务器在红一楼的阁楼上安家,北大新闻网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服务器。奔腾3至强CPU,1G内存,4块带冗余配置的SCSI硬盘,一共54G的容量,甚至还配了一架不间断电源,在当时可算得上是精品。“整套配置加起来,足有五六十斤重,一个人很难搬得起来,于是在红一楼的阁楼上楼梯间的顶端,为这台服务器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单间。为了方便新闻网编辑们提交稿件,服务器还配置了一套后台软件,编辑可以直接从自己的计算机上提交稿件发布,动态更新主页信息。北大新闻网终于初步攻克技术难题,向html时代挥手告别,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丰富网站内容上。

硬件设备不断更新的同时,新闻网的采编队伍也逐步建立。初期,新闻网主编赵维平带着几位原《北大校报》的兼职学生记者维持着新闻网的日常运作。2002年,北大新闻网开始对外公开招新,成立了自己的学生记者团。

尽管人手少,设备简单,新闻网的编辑记者仍然在不断坚持中将工作持续推进,使刚刚破土而出的北大新闻网快速成长。北大校长发布新年献词、北大农园爆炸案、反击非典……北大新闻网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发布的权威报道,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3年,非典肆虐,中国震惊,燕园里也出现了恐慌。在危难关头,及时传递关于抗击非典的信息也是对北大新闻网的一次考验。2003年4月17日,北大新闻网发布《许智宏校长就非典答记者问》一文,在短短几天内点击量达到3万多次。北大新闻网还专门策划新闻专题“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发布学校政策、报道先进典型,为校内师生鼓劲。“2003年非典时候,新闻网不少人都坚守岗位,发布信息,编发文章,尽量保障大家的知情权。大家加班的也比较多,好像忙起来了,对SARS也没有那么多的恐惧了。

”学生记者朱春波回忆起那段报道抗击非典的日子,还是很激动。北大新闻网发布了一篇关于《抗击非典要加强舆论引导》的文章,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层级的重要批示。后来,朱春波联同其他三名新闻网学生记者姚骏、钱江、吴敏,以北大学生的名义致信温家宝总理,得到了总理回信批示。学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宣读了总理的信件以鼓舞师生。抗击非典的最后阶段,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全面反映北大抗击非典的珍贵书籍《非凡》就是以新闻网现成的稿件为主要内容。

除了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报道,北大新闻网也在多角度呈现北大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内容。

科研与教学一直都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北大新闻网提出了“学术网”的办网设想,并围绕这一设想设立了不少栏目。 “学术新闻”全面报道北大最新学术成果、科研进展、学术会议、学科建设状况;“北大学人”集中展示各学科带头人的成就与风采,关注有潜力的学术新人。新闻网对科研取得的显著成绩、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进行了及时跟踪报道,初步形成了面的辐射与点的深入相结合、常规新闻报道与系列专题报道相辅相成的报道格局。

此外,北大新闻网开始探索以专题形式,打造“精品新闻”的办网方针。虽然人手不足、稿源不足对新闻网新闻专题的策划构成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好的专题依然层出不穷。“211工程”、“北大师德建设”、“北大师生纪念一二·九”、“北大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北大与西部大开发”等专题克服信息分散弱点,立体、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资料库等方面的优势,为后来新闻专题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大新闻网还开设了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信息服务的“信息预告”栏目。学生记者们到三角地抄海报,到各个教学楼、办公楼看海报,上各个院系网站查信息……许多学生记者成为了义务信息采集员。“信息预告”栏目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发布及时又契合师生需要,成为新闻网成立之初的品牌栏目之一。

北大历来受社会媒体的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与北大有关的新闻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中,为了便于校领导掌握有关的信息,2001年10月12日,每周一期的《北大信息周刊》正式创刊。《周刊》视点触及北大的方方面面,又集中展示了兄弟院校的发展。目前,《周刊》作为校园刊物“新宠”,在校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北大新闻网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日后工作的基本格局,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下求索换新颜(2004-2007)

北大新闻网成立两周年后:两位专职编辑先后加入新闻网,不仅使新闻网的力量壮大,完善了“新闻中心主任——主编——编辑”三级审稿制度,也为新闻网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新闻网学生记者团队伍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很多新闻专业学生的加入,提高了采写队伍的整体水平。除了文字报道团队规模的扩大,这一时期还成立了摄影记者团队——光影工作室。它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制作电子书、视频也成为光影的职能。随着记者团的不断成熟,2007年第一学期记者团提出“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新理念。2008年3月,记者团组织竞选,全体编辑、记者投票选出记者团第八届团长何瑫,他是新闻网历史上第一任民主选举出的记者团团长。

编辑队伍的壮大与采编团队制度的建立,使北大新闻网在打造新闻精品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以新闻原创为核心,以编辑整合为辅,并通过快捷、准确、深入的报道,着力打造北京大学最有影响力的校园媒体。

北大重大的活动中都活跃着新闻网记者团的身影,这些学生记者也在参与报道中逐步成长起来。

耶鲁大学日、牛津大学日、剑桥大学日、莱顿大学日等盛况空前的活动,为新闻网向校内外更好地展现世界名校风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报道正式大会、捕捉大学日活动中的风采……通过一个个高规格活动的演练,新闻网记者们有机会同社会媒体一起,关注、报道世界级的新闻事件。这对于记者们新闻报道能力和新闻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在这一时期,专题报道也成为北大新闻网的特色和亮点之一。

北大新闻网专题报道从“专题页面”发展成为独立的板块,选题扩大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新闻网原创的专题数量增多,重要专题还配发有专属logo,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报道体系,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展现北大发展改革过程当中的进展与成就。平均每年推出20个以上的专题,成为新闻网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

2004年,一年一度的国际学术盛会北京论坛正式创办,从此,北大新闻网编辑记者又多了一个集中演练的新闻阵地。每年,新闻网编辑记者都能创下三天原创新闻稿件七八十篇的不凡战绩,实时展现论坛现场思想碰撞的精彩瞬间,也为论坛结束后资料汇编打下基础;而摄影记者们实时发布的一张张生动的图片,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魅力。

2005年,新闻网做了一个关于“北京论坛2005”的专题页面,由于其栏目设置精当、内容详实,引起了新浪网的注意,并直接被推荐至新浪教育频道首页,“读者能够直接从新浪上看到我们所做的专题页面,这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

在纪念和学习孟二冬、王选的活动当中,新闻网遴选精兵强将作为报道团队采访北大师生,取得了第一手的丰富材料,为更加全面地展现他们的风采贡献了力量。新闻网记者作为光明日报通讯员参与采写的系列报道“走近孟二冬教授”获得了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系列”一等奖;新闻网记者采写了大量纪念王选院士的文章,《一代宗师万古长青 数万网民网上寄哀思》、《北大新闻网开设王选院士网上悼念馆 》等纪念王选院士的文章报道都被校外媒体广泛转载。

十佳歌手比赛、主持人大赛、元旦晚会、剧星风采大赛、演讲十佳比赛……这些北大人津津乐道的著名赛事,都通过北大新闻网的报道让大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暑期社会实践、骨干训练营等系列报道,北大新闻网记录着学子们迈向社会的足迹。

“作为北大新闻网全面成长的这个阶段,记者团也涌现了很多飞速成长的典型。”当时的记者团指导老师、后任北大新闻网主编的刘静回忆道,“记者团先是出现了一位最高月发稿量达20篇左右、被编辑部称为‘疯狂成长’的典型潘聪平,而后在她的带领下,又出现了一位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采写一篇稿件的程华。他们为营造记者团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那一时期在新闻网比较活跃的记者们如今大部分都走上了新闻宣传岗位。

新闻的载体-网站的架构也在不断地完善当中。2004年元旦之际,新闻网启动了新主页和相应的附属页面。丰富的栏目设计、精美的页面制作和更合理的布局突出了重点,赢得了多方好评。在整个2004年的新闻报道中,提高页面的审美要求和改善栏目组合成为基本的工作要求。为了多角度反映北大的动态,主页的综合新闻不光有原创新闻稿件、各单位投递的新闻稿件,还增加了大量社会媒体对北大的报道。2006年,北大新闻网提出“报道北大,网系天下”的口号,更将关注的目光从北大校内延伸到中国社会,新增的 “历史上的北大今天”、“媒体视角”、“德赛论坛”、“高校新闻网便览”等栏目成为北大新闻网打造品牌特色的重要助力。“德赛论坛”以时评方式品评校园及国内外时事,每天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北大学者新论点汇集在这里,体现了北大人心系天下的胸怀。2007年伊始,北大新闻网实现了第五次改版,以全新的面貌继续向全世界展示着北大的风采。新页面以蓝色调为主,界面直观实用,简洁大方,内容充实,主题突出。

经过扎实的工作,北大新闻网迅速成为校内最快捷、最方便的动态新闻平台,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获得了广泛认可。“北大新闻网不仅仅起到宣传的功能,更是介入了北大师生、校友的生活。”这是现任北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对北大新闻网影响力的评价。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打开北大新闻网,了解北大动态——这已成为北大在校职工生活的真实写照。北大学生也常将北大新闻网的文章转载到BBS的Triangle和PKUdevelopment等热门版面。

北大新闻网虽是高校新闻网,但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要关注北大,首先需要关注新闻网。”《光明日报》、《京华时报》、《中国教育报》等社会媒体已经把北大新闻网作为一个了解、关注北大的通道。新闻网的形式结构、栏目设置,特别是其充实的内容为校外媒体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大大方便了他们对北大的宣传报道。2006年底开始担任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新闻网主编的王浩雷介绍说:“新闻网这一时期的报道不仅在学校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也吸引了校外媒体的普遍关注,他们都将新闻网的报道视角作为一个参考,甚至有时候直接引用、转载新闻网的报道。”

2006年在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百家网站”评选中,北大新闻网荣列“全国高校十佳新闻网”之首。

打造专业化动态新闻平台(2008-2011)

2008年,由于原有的后台用的时间太久,功能过于陈旧,服务器发生故障导致数据库漏洞,使后台安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后来,新闻网终于采用了专业的方正编辑后台,同时在此台服务器之外新租用了一台服务器专门用于访问生成的静态页面,新闻网服务器进入了高速、稳定运转的工作状况,终于彻底解决了公众网访问新闻网速度慢的问题。

2008年4月,北大新闻网决定进行采编制度改革,推行每篇稿件在编辑部内部由编辑——责任编辑——主编三审制度。

记者团的管理也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了体系性的培养计划。首先,编辑老师进行面向全团记者的业务培训和部门特色培训,即文字记者:消息——通讯——专题策划,摄影记者:文字配图——新闻组图——图片新闻的两套三级培养计划。此外,按记者个人特点进行分流培养,并带动部分新记者参与组织管理工作,既拓展个人素质,也为记者团的助理团队培养后备力量。随着业务能力的成熟,记者们还获得了许多对外交流、拓展视野的机会。组织社会实践、赴媒体实习、与兄弟院系开展交流活动、参加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汶川重建报道、人民日报社组织的“追寻“主题活动……其中每年组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成为北大新闻网记者团的传统。新疆、嘉兴、绍兴、深圳……十年来,记者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校园记者们的目光从北大校园延伸到中国基层,围绕时情热点,展开实地调研,在躬行实践中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在改善硬件设施,建立专业化采编团队的基础上,北大新闻网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报道。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迎来了北京奥运会,而北京大学则迎来110周年校庆。欣逢盛事,北大新闻网以新闻人的身份,参与报道,共襄盛举。在校庆前夕和校庆期间,北大新闻网配合校庆活动,撰写、编发、转载了80余篇新闻稿件。校庆当日,4位编辑老师,8位学生记者,刊发原创稿件近10篇,单日访问量突破7万,创下历史新高。5月3日至5日,校庆活动最为密集,北大新闻网总访问量达15万。“亲历·十年”专题选取1998-2008北大十年的视角,通过采访知名校友、报道BBS变化等微型叙事,管窥北大110年的宏伟历史,独特的观察视角获得了校内外的好评。

奥运会期间,北大新闻网也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出色地完成了奥运宣传任务。据统计,共出动骨干记者30余人次,采写各类消息、通讯、人物报道以及综述30余篇,共计编辑、发布各类新闻300余篇;策划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奥运生活、北大与奥运等系列专题4个,参与制作专题“奥运·祖国·旗帜”、“志愿奥运十日谈”、“微笑鸟巢”、“奥运微笑圈”、“微笑中国脊”等5个,参与编撰“北大与奥运”资料汇编一本。奥运期间的报道,平均点击率在3000左右,最高点击率在10000左右。

2009年,祖国迎来了60华诞,北京大学组建“我的中国心”游行方阵,向祖国献上祝福,而北大新闻网派出摄影记者全程拍摄,为再现北大历史保留了丰富的影像资料。“我的中国心”北大国庆游行方阵从7月开始训练,新闻网的记者一直追随这支队伍的进度。从怀柔军训基地到一体足球场再到彩排场地,新闻网的镜头总能及时出现在现场,记录下一个个方阵队员们认真刻苦的训练画面。10月1日凌晨两点,新闻网摄影记者王焱作为北大校内唯一摄影记者加入国庆方阵,随队一起前往天安门为最后的游行做准备。队员们在为最后的表演准备,摄影记者在方阵列中不时奔走,捕捉下他们兴奋的表情。最后时刻,当“我的中国心”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王焱用镜头将这一画面定格成永恒的历史记忆。

在配合学校工作,高效完成报道任务的同时,逐渐成熟的记者团更是发挥自主性,从2010年开始将重点放在新闻的自主采写上。一方面进行形式创新探索,尝试突破常规文字报道的形式,强调打破议程式写法,平衡报道的宣传性与新闻性,通过突出重点亮点、创新切入角度、改变语言风格等方式增强文字报道的可读性。另一方面鼓励记者自主搜寻新闻线索:除了按照领导、编辑老师要求争取快速、准确地做好校内重大活动的报道之外,本学期记者团也自主地将校内学生活动作为报道的重点。“有北大大事发生的地方,就有我们新闻网记者的身影”固然是记者团一贯的追求,共襄盛举,做“燕园无冕之王”是一种荣耀;但是记者团也越来越注重从校园生活的寻常小事中挖掘出不平凡的价值,做朴实而又细心的“燕园眼”,关注校内学生的趣事、大事,做更具民生气息的新闻。菁菁校园栏目成为学生记者发挥报道积极性、主动性的阵地,在助理团队的带动下,记者自采稿件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的好作品。更为突出的进步是记者团大胆地进行业务难度更高的自主专题策划报道的尝试。学术部的“北大戏剧”、校园文化部的“燕园爱乐人”……以部门为单位,独立完成新闻专题策划报道,逐步拓展为记者团的常规业务。

在更专业地完成校内大事小事报道工作的同时,北大新闻网也在拓展工作平台,以适应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师生接受的信息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新闻宣传的实效被削弱,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们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把握高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一方面,北大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快捷的优势,对重要的新闻事件尤其是较为敏感的新闻信息迅速做出反应,争取抢占先机,避免在舆论引导中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2008年8月北大新闻网推出特约评论员文章栏目“燕萱”, “以言立网”。

2008年奥运会前后,北大新闻网以《人民日报》任仲平评论员文章为范本,学习和借鉴其写作方式和团队工作模式,以“燕萱”为笔名推出一系列特约评论文章。该系列评论文章在校内外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部分稿件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建》杂志等重要的党报党刊采用。“只要有大事发生就有燕萱声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迎新、教师节、建国60周年……每篇“燕萱”文章,都是宏观指导思想之下的应时之作,紧密围绕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就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及当前的工作主题进行深度论述,传达和阐释学校党委的决策声音。

“燕萱”既加强引导主流舆论的深度和力度,又要遵循网络新闻的传播规律与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阅读审美趣味,转变传统的宣传工作理念,保证形式的活泼新颖。高校生活具有周期性,新闻评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周期性,如何唱好“四季歌”是新闻评论的重大难题。同样是欢迎新生,2008年9月,《新同学,你准备好了吗?》,结合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鼓舞同学们爱国爱校爱人民;2009年9月,《与祖国共奋进》,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增强新一代北大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0年9月,《做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北大人》,勉励90后“新生”以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常为新”的北大里茁壮成长,做新时代的主人。三篇评论员文章分别从当年特定的事件和时间点出发,从不同角度阐发对于爱国爱校传统的理解并提出希望,让人耳目一新。在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中,“燕萱”评论员文章努力做到“年年有新意,事事有不同”。

21世纪,全媒体时代火速到来,北大新闻网适应技术的变革,吸纳新技术、增添新血液,在视频新闻、图片新闻、音像新闻与文本形式的有效穿插,动态链接的应用,信息的准确与便捷的检索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些应用极大地改善北京大学校园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尤其是北大新闻网携手北大电视台,在北大新闻网主页醒目位置推出的网络视频新闻取得了较大的反响。在2010北京论坛、中文系百年系庆、2010感动北大人物评选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了新闻呈现的立体性和直观性,大大增强了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效果。

技术更新永不止步,新闻网的成长没有终点。十年,是从蹒跚学步到巍巍卓立的总结,但十年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光阴更迭,互联网已经风起云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主流网站模式从webl.0向web2.0转变,博客、微博、SNS社区等一系列交互性更强的网络应用逐渐取代传统的单向新闻发布网站,成为最常见的网站形式。“第四媒体”、“web3.0”等新概念又在被IT专家多次提出……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传播与阅读的方式,这给北大新闻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闻网影响力大,责任重于泰山,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宣传部部长夏文斌认为,新闻网应当在报道学校师生上加大力度,配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尤其要关注学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报道师德典范,影响师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写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新闻网走过的十年,相对于北大网络媒体在21世纪的漫漫行程来说,只是一个序幕。从无到有,从一颗稚嫩新芽到积基固本到茁壮成长,北大新闻网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北大新闻网将努力续写新的历史。(林起贤)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