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温暖的记者之家——记北大新闻网记者团

2001年元旦,未名湖钟声敲响的刹那,北大新闻网正式宣告成立。随后,作为北大新闻网重要采编力量的记者团应运而生。

这个年轻的群体已追随北大新闻网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在十年的积淀中,这里走出了一批批成熟的学生记者,他们在这里收获了青春,磨砺了意志,坚定了梦想。

燕园的“无冕之王”

新闻网的学生记者主要工作是配合学校重要活动组织采写和摄影工作,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学生记者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各项党政建设、交流合作的宣传活动中。在参与盛事,共襄盛举的过程中,记者们逐渐培养起了新闻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有北大大事发生的地方,就有新闻网的记者在。”记者团的这个口号是对吴小莉那句“有中国大事的地方,就有我在”的媒体职业精神的致敬,也是记者团工作的宗旨与永恒追求。从每年的“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报道到每年的北大两会代表委员访谈;从北大学子集体哀悼汶川地震到2008年举国盛事北京奥运会的宣传;从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到庆祝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在这些重要场合,都闪现着北大新闻网记者的身影。

“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是这份工作最大的魅力。”记者团团长林起贤这样说道。临时接到任务,耗上一小时以上的时间海量搜索,纸笔、录音笔、小数码,全部带上迅速武装,现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任何一个可能成为新闻的细节,熬夜赶稿,第二天紧张地等待北大主页出现自己撰写的新闻标题……这是包括林起贤在内的每一个新闻网记者的集体记忆。

身为新闻网记者,学生记者获得了亲临现场的机会,有机会成为北大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以及记录者。新闻网记者团有一个自取的称号——“燕园无冕王”,这是一份不落下任何一件大事的沉甸甸的荣誉与责任。但记者们也十分关注燕园生活点点滴滴的琐碎小事,并努力从寻常小事中发现不寻常的价值,争做“燕园眼”。

2006年记者团提出“自我管理”的口号,强调发挥记者团的自主性。自主性的发挥首先就体现在新闻的自主采写上。2010年9月记者团换届以来,更是将新闻的自主采写放在了与完成老师布置的采写任务同等重要的位置,并通过制定各部每月自采稿件指标的方式将自主采写制度化。比如第一学期,校园文化部部长给新记者规定了指标,每人每个月至少3篇自采稿件,以“硬性规定”带动工作积极性,“那段时间,大量稿件涌出,我也是忙疯了,一下子那么多稿件,修改都来不及,还时不时收到记者们的短信,问这个活动可不可以采,那个讲座怎么写比较好。”程思炜说道。

对新闻线索自主搜集的重视使记者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出门上课,从三角地到二教,我走的时间格外长。常常在某个展板或海报前驻足,心里想着,这个线索不错,哪个记者有时间可以去采。走路也不看前方,目光在道路两旁的横幅上扫荡,因为上边有最新的活动信息。” 校园文化部部长程思炜生活中的这个“强迫症”正是记者们不知不觉中学会细致入微观察的真实写照;而要使小事小人物具有新闻价值又需要记者们必须开动脑筋,进行深入地思考。专题部部长赵雅娇总是尝试从北大传统、教育发展、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等角度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小事,挖掘出其中的新闻价值。

在反复的观察与思考中,记者们逐渐培养出一种敏锐的新闻直觉,涌现出不少角度新颖、思考深刻的新闻作品。在汶川地震刚刚发生之时,北大37楼自发组织宿舍熄灯悼念活动,摄影记者无意间捕捉到这条信息之后,第一时间赶往37楼对面宿舍,从窗口拍摄记录下灯光组成的5.12字样,定格了历史性的一刻。

在全团致力于新闻采写的同时,学术部还率先进行了业务难度更大的新闻专题的自主策划与采写,“北大戏剧”是记者团第一个以部门为单位完成的新闻专题。但是新闻专题涉及面广,又主要由学生自主采写,总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起初,学术部雄心勃勃地想要采访北大戏剧领域的诸多名人,却一连吃了好几次闭门羹,几经波折才终于联系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位曾开设过话剧专题课的北大中文系孙老师。而学术部的新记者们,从开学初得知要制作话剧专题开始就分头准备。北大剧社、剧星风采大赛、英文戏剧研习社、中文系学生的原创话剧和话剧教育……在查阅大量资料、采访了北大活跃在戏剧领域的学生之后,一篇篇从不同角度切入反映北大戏剧发展的稿件出现在了北大新闻网的主页上。有了学术部领头探路的开拓之举,第二学期每个部都行动起来开始专题策划,校园文化部的“燕园爱乐人”、专题部的“京昆风采”……以部门为单位、以一个学期为时间限度开展专题策划逐渐成为北大新闻网记者团的传统。

自主采写虽然是记者团在完成编辑布置硬性的采访任务之外的工作,但是却鼓励记者深入校园、深入同学生活,为新闻网的校园文化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闻网的工作思路。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记者团作为北大新闻网的重要采写力量,承担着重要的新闻采写工作,因而对具有潜力的记者的选拔及培训一直是记者团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

从2002年开始,每届记者团都在三角地面向全校公开招新,通过笔试面试遴选出适合的人选。第十届记者团副团长谭卓对参加新闻网招新考试记忆犹新:在面试环节,编辑老师拿着他的新闻稿让他再读一遍,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谭卓才发现稿件写得有些拖沓,而且作为一篇消息,它连导语都没有。庆幸的是,面试老师没有因此拒绝了他。“现在我也开始面试新同学,渐渐知道,新闻网是一个挖掘人潜能的地方,面试不看你有多优秀,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否有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潜能。”在选拔学生记者时,北大新闻网还尤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2009年招新时有一道题目:北大入校新生达一万五千名,创历史之最,请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观点。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大一新生一入校就拿到了这么一份开放式思考题,有些不知所措,但也有一些同学展现出了开阔的视野:他们从研究生扩招谈到就业形势和教育部招生政策,谈到高校扩招引发的教育配套设施和师资短缺的问题;从缓解就业压力到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高峰叠加的社会问题……不少优秀记者在这个环节中开始脱颖而出,成为新闻网记者团的一员。

经过十年的探索,在记者的培养上,记者团逐渐形成了体系性的培养方案。记者团首先设立了一个副团长来专门统筹记者的培训事务,并建立了全团培训与部门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地操作相结合的培训制度。每学期初,记者团都会邀请新闻网编辑老师或邀请校外从事新闻工作的媒体人为全团记者进行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伦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记者团每年精心制作记者手册,使记者全面了解新闻网的工作环境。在部门内部,每两周召开一次部门例会,并由各部部长针对部门成员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培训工作。比如学术部部长定期给成员发送新传专业课《基础采访与写作》的课程资料和中青报冰点栏目、《南方周末》、柴静与韩寒博客上的经典文章,并转达编辑老师、新闻网老记者们的专业建议;校园文化部则提前收集新记者的疑问,征询编辑以及记者团负责同学的建议,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做成PPT,在例会上集中展示,并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光影部长则以每周开设摄影讲座的方式,普及新闻摄影的基本知识。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是新闻业务能力一定要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有所提高。在执行采写任务的过程中,文字记者形成了“老记者带新记者”的传统;而光影工作室则经常组织摄影拉练,带领摄影新手外出捕捉精彩瞬间。

校务部部长冯慧文记得自己还是新记者的时候,当时的部长谭卓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事,我接着改,你先休息。”接过部长一职之后,这句话又成了她的口头禅;学术部的11名新文字记者的第一篇消息都被部长加上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下面还有与稿件长度几乎相等的修改意见;专题部的每一位新记者第一次新闻采写都有部长赵雅娇陪同到现场叮咛注意事项,尽管每次报道的过程要耗费数个小时的时间……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新记者的业务能力有了快速的提高,新老记者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记者团按个人特点进行分流培养,并带动部分新记者参与组织管理工作,既拓展个人素质也为记者团的助理团队培养后备力量。而对于部级骨干,一方面是重大新闻的报道主力,另一方面也承担着部门的组织管理工作;团级骨干,则要求将工作重心放在记者团事务的统筹管理上。记者团还在编辑的帮助下,积极为记者的成长开拓渠道,通过参与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奔赴主流媒体进行实习等方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给记者一片广阔天地

2006年记者团提出了“自我管理”的口号,而为自我管理奠定基础的就是记者团的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部级、团级骨干均由编辑和记者共同投票选出。在北大,大部分隶属于学校组织机构的学生团体的负责人是由指导老师指定,而记者团在骨干选举方式上选择了向社团靠拢的道路。

原则上,记者团的每一位记者都有投票和参选的权利。每一位参选人都要填写竞选表格,介绍自己的经历,还要进行演讲以争取选票。第八届记者团团长何瑫就是第一个通过竞选产生的团长。之后每年换届的时候,bbs的xinwenzx版上布满了候选人公示的资料。新闻网办公室竞选现场,记者们热情十足,齐齐到场,候选人各显神通,展示自身特色,投票人刁钻发问,现场热火朝天。骨干民选的制度使当选的负责同学具有很高的认同度,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记者团的竞选制度不按资排辈,不拘泥陈规,无形中对于记者们做好工作形成了很大的激励。

第十届记者团团长林起贤是大二才加入新闻网的,在一年时间里凭借对新闻网工作的热情和踏实的工作,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认可,在选举中获胜,从一名新记者直接成为记者团的团长。“从一个普通成员直接变成负责人,我想在别的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报名表,新闻网和记者团的开放与包容还是让林起贤大吃一惊。“在记者团,只要愿意付出,总会有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记者团对记者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了稿费统计制度。从第十届开始,由一名副团长专门按类别进行记者每月稿件、图片的统计,再由指导老师按发稿质量发放稿费。量化考核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对自主采写的工作提供了制度性的激励。

记者团还建立了评优制度。在评优过程中,业务工作评估侧重稿件和图片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将参与活动情况、值班表现等都纳入到北大新闻网记者团的评优标准中。每个学期,都会定期召开评优会议,在bbs、人人网上同时公布评选结果,展示优秀作品、先进事迹,并给予物质奖励。有时还会请编辑老师为每篇获奖作品撰写评语,指出优点和不足。这种激励方式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助理、记者相互学习,以更好地发挥整个记者团的力量。根据记者团的资料,第十届记者团的骨干几乎都曾在评优中获得过奖励。

曾负责评优的副团长杨晓钦还对考评进行了改善:一是在培训前搜集记者近段时间在业务上碰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提交给培训的主讲老师,而老师则围绕着这些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做出解答。采取这样的形式,正是希望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记者的采写水平。二是将培训纳入考评体系,目的在于鼓励大家多多参加。虽然记者团的值班制度让部分记者与编辑部的老师有了面对面接触,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记者缺乏交流,而培训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通过这两点的改变,记者团将培训中的互动从提问环节扩大到了整个过程,使培训更具现实意义。

记者团是第三个“家”

“要让新闻网记者团成为我们的第三个‘家’。”在第八届记者团迎新大会上,时任记者团团长的何瑫如此说道。记者团不仅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报道团队,更积极地加强记者团情感交流,增强记者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谭卓加入新闻网后,就是个集体活动的活跃分子。由于记者团规模庞大,组织活动难度极大,考虑到每次组织一个活动都有部分同学因为课业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参加,谭卓创造性地将记者团的春游传统项目改为春游系列活动,包括春游系列之趣味运动会、春游系列之集体生日会、春游系列之校园采风和春游系列之校外采风。趣味运动会、集体生日会是全记者团范围的活动,校园采风可交由光影工作室部门组织,并吸引全团有兴趣的记者参与,校外采风既可以是全团统一出游,也可以各个部门单独组织出游。通过这些高频度、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让记者团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加到集体的活动中来,同时也给予了成员们极大的自主性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

除了让记者亲身参与到活泼有趣的集体活动中,记者团还以丰富的文字影像资料建立了记者的成长日志,将记者们的集体经历保存下来,积淀成共同的美好回忆,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记者团的每次会议、集体活动、培训都会专门安排同学负责摄影、会议记录、撰写活动新闻稿,必要时还会摄像并制作视频,要求记者个人参加报道工作、代表记者团参加活动时也要拍工作照、写感想心得,所有影像和文字记录要及时上传到bbs、人人网等公共交流平台。久而久之,记录也变成了大家的习惯:孟时光、黄星辰两位摄影记者,几乎每次集体出游时,都会自然地挎上他们心爱的单反相机,为大家留下开心的表情;副团长辛爽和专题部部长赵雅娇,两位来自中文系的女生,也总是爱信笔写写记者们共同留下的美好回忆;高洁和郭蕙则成了经验丰富的电子书制作爱好者。

记者团每学期都会由一名骨干负责,制作至少一期记者团内刊《燕园无冕王》。内刊共有四个栏目,“网事知多少”介绍日常的培训、部门活动;“团内私房菜”揭示优秀记者成长的心路历程;“奇文共欣赏”展示校内外优秀新闻作品;“光影@燕园”则进行多媒体技术普及。此外,对于记者团的大事,助理还会组织同学制作电子书留念,比如2010北京论坛的报道工作,几乎调动记者团所有的力量投入,三天完成70篇报道,为此记者团制作了记者团队的电子纪念册,综合工作剪影、优秀摄影、优秀稿件等形式展示记者工作风采。这些日积月累的文字影像记录,既是对每个记者点点滴滴的成长记录,更是对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发展历程的见证,逐渐积淀成一代又一代新闻网记者共同的集体记忆,建立起对这个集体深切的认同感。

在实践中成长

记者团除了积极完成北大的宣传报道工作之外,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008年,记者团成员通过扎实的调查和细致数据分析,共同完成了课题研究《北京大学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在挑战杯科创竞赛中获得了特别贡献奖一等奖,作品作为挑战杯优秀成果在《北大青年研究》发表。

更多时候,记者们走出校园,以行者无疆的气度,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开阔视野、锻炼才干,展现出北大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情怀。

新闻网记者团成立以来,记者们在绍兴寻访北大先贤足迹、到深圳考察大运会官方运营情况及宣传报道特色、赴嘉兴审视党报市场化改革现状……每年暑假,由记者团自发组队,围绕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地方、基层展开调研,这已经形成记者团的历史传统。

2010年暑期,乘坐火车,一路向北,眼前的风景从首都的紫禁城琉璃瓦转换成了江南的白墙黑瓦,记者们来到了浙江嘉兴,开始了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围绕“重点大学毕业学生赴二三线城市传媒行业就业”及“地方党报市场化改革”两个主题展开调研。顶着40度的高温在街头发放问卷;分配到不同部门直接进行实习,接触到党报发展的第一线,学校刊、做排版、跑线索、做摄影;赶赴人潮涌动的人才市场,询问当地媒体行业的就业情况……最终写成调研报告,并为嘉兴报业集团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嘉兴日报》登文报道了记者团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十届副团长,作为赴嘉兴实践团的副领队辛爽,在日志中深情地写道:“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这样的幸福,和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友人在最美的年华里走向同一个地方,在火车站的互相照应,彼此牵挂,认真调研,这份回忆,沉淀在江南的时光里,那么美丽而值得珍藏……”

除了北大新闻网自发组织的暑期实践,新闻网还积极为记者开拓渠道,争取各方资源,使记者们获得更多机会躬行实践。仅仅第十届记者团就有很多记者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获得体察国是民情的机会。冯颖参加了2010年北京大学“乡土行、中国情”骨干训练营佳木斯富锦分团实践;张盼参加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汶川灾后重建报道活动;赵雅娇参加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建党九十周年大型主题活动—“追寻”,奔赴沪浙苏、赣闽、湘鄂进行为期10天的寻访活动;林起贤经新闻网推荐,参加了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与世界对话”活动,成为访问沙特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即将赴沙特阿拉伯参加中沙青年友好会见活动。

在实践的道路上,记者们触碰中国社会现实跳动的脉搏,不断汲取新知识,锻炼才干,在清醒理性的认知现实的前提下,坚定了新闻理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十年来,数百名优秀的学生记者在这里成长,又在新闻、法律、行政管理、广告等各个行业崭露头角,他们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并没有忘记那份青年时代扎根心底的理想坚守和社会责任。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北大新闻网学生记者们因为对新闻事业共同的兴趣而在记者团相遇,又在业务工作的携手进步、集体活动的欢乐共享、关注社会的共同情怀中逐渐增强了能力,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使北大新闻网记者团成为一支专业的报道队伍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林起贤 谭卓 王焱)

编辑:素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