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尚新建:润物细无声

尚新建,1970年参加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已经超过40年,是一名副其实的老党员了。1977年,尚新建考入北大哲学系,1984年硕士毕业分配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93年回北大任教至今。自回校之日起,尚新建从党小组长到党委书记,兢兢业业地在基层院系从事了20多年的党务工作,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a75c05a063f142b68ff58371854ab32e.jpg

尚新建

默契配合,紧抓学科建设

党务工作分工很细,从收党费到发展新党员,再到组织党支部学习和活动,尚新建在长期的党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10年开始,他担任哲学系党委书记。在他看来,基层院系党委书记的主要职责是要配合行政班子进行学科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委工作和行政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不谋而合的。

“从事党务工作不能考虑权力问题。”他认为,行政部门直接对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党委则是为其服务、提供保障的,只有合力搞好学科建设——在教学上教出好学生,在研究上做出世界承认的成果,所做的工作才有意义。就哲学学科来说,就是要根据哲学学科自身的规律,为学科未来的发展制定路线图和方向,要思考在民族性之外,世界范围哲学研究的普遍规范。

在他带领和努力下,哲学系党委和行政默契配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排除各种干扰,在人才引进、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细致的工作。

虽然去年已经卸任党委书记一职,但他还在关心着即将到来的四年一次的学科评估。“北大哲学作为全国最好的哲学学科,未来怎样发展?如何继续引领这一学科的发展?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哲学学科?”这是尚新建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公平、公正、公开”,营造和谐氛围

李大钊先生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这是尚新建在北京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时引用的李大钊先生的论述。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踏实地践行着这一理念。他认为,“倘若我们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人人都能恪尽职守,一丝不苟,不因善小而不为,全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教改保驾护航,那么小事终将成就大事,细节终将成就完美”。

“氛围”也是他在采访中不断提及的词汇。哲学是北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哲学系也是北大历史悠久的大系。作为这个大系的“老人”,尚新建经历并见证了改革开放至今哲学系的发展历程,“氛围”在他的字典中显得极为重要。

“党委的工作,就是在院系营造好的氛围,让教员心情舒畅,对院系有认同感,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集体,愿意做工作。”

氛围,也是吸引人才的软实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尚新建指出,1998年百年校庆之后,建设和研究经费逐年增加,为人才引进提供了支持,能够实现“大师”在经济市场上的价值,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只有良好的氛围才能让他们愿意留下来,发挥一己之所长。

尚新建从哲学系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系内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各种问题,化解矛盾,让广大师生切实体会到对哲学系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在系外积极争取资源,为广大师生接触外部社会、了解校外世界、投身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年,尚新建和系领导班子带领哲学系广大师生成功举办了哲学系百年系庆系列活动,为哲学系今后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

先人后己,发扬牺牲精神

党务工作之外,尚新建还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任。谈及从事党务和领导工作的心得体会,尚新建感触颇多。他说,能够担负党务工作,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因此忘我的牺牲精神是对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领导的不能争,如果大家都为自己争利益,领导班子就没气了。涉及利益问题,领导不能伸手,要吃点亏,整体氛围就会好,做起事来也理直气壮。”

在工作中,尚新建始终坚持“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行为准则,在利益面前不动摇、不伸手,在荣誉面前主动谦让,以自己实际行动体现了作为党务工作者的牺牲精神。

作为北大众多双肩挑的干部之一,尚新建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他坦言,从事党务工作对自己的业务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我是从哲学系出来的,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哲学系做点事情,为大家服务。‘在其位,谋其政’,双肩挑干部最大的挑战是就是如何协调党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业务要让位给党务,必须做出牺牲”。

面对李大钊奖这一荣誉,尚新建表现得非常低调,他反复说:“我所做的只是我的本职工作,北大的每一位党务工作者都在做同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