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毕业——北大新闻网开辟师兄师姐谈就业专题

这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节,是激动人心的季节,也是容易迷惘和感伤的季节。饱学三、四年或者更多,这次是真正地要面对社会,经受“真火”的锤炼了,我们有北大人的优势和自豪,也不得不面对大众化教育时代就业竞争的强大压力。2004年,几位勇敢地面对过挑战,找到满意工作的北大毕业生,怀着对母校的感念,对师弟、师妹的爱护,以非常的坦率和生动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感受,并以《今年,我们毕业了——北大毕业生求职实录》为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特地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多篇文章在北大新闻网以专题形式发表。 这里有来自北大10多个院系42位2004级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在他们的笔下,不仅仅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更有对一段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的记录,以及记录后面蕴涵的对生活的思考,对成长的感悟。他们拥有不同的背景,有些凭借拥有优秀的成绩,丰富的实习经历等诸多颇有竞争力的条件找到满意的工作,更有一些凭借着一次次面试的锤炼,一次次深刻的反省与定位最终沉埃落定。 一群年轻人,对他们曾经走过的大学生活的认真的回顾,无论是得与失,兴奋与沮丧,成绩与不足,都会给求职路上的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对那些正在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同学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此时彼刻 (武玉挺,男,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现就职于美国律所DWT) 大四学生的确是不易的, 正在实习和已经签约的人每天就是在两种甚至更多的社会角色中频繁转换, 似乎现在就是原来习惯的生活和未来的一个结点。法学院的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的局限性要相对大一些,本行业领域内要消化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学生,大概占掉了毕业学生当中的70%-80%,少数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从事一些其他类型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此时的第一步的选择对将来彼刻的自己必然意义重大。 我算是比较幸运一些,在工作和出国双管齐下的情况下,两边都拿到了不错的offer,而且挑选余地都比较大,在继续等待出国消息的过程中挑选了大陆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律师事务所开始三个月的试用,可以说有一些经历能够拿出来与人分享。 求职经历 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轰轰烈烈从上年的11月末就开始,一直持续到这提笔时的四月仍然没有结束。还记得深冬季节的面试高潮,有时一天要安排两个面试,衣衫单薄的滋味也是这四年生活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怎么样看待这种经历一直是我想在这里谈到的。不久前遇上一个很优秀的师妹,她很痛苦地告诉我她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面试不成功而泡汤了;还有一个口才很好的好朋友,他却屡屡在面试最后一轮的时候意外落马,所幸他很乐观。我自己回过头来想一想,八成左右面试过的企业和大型律师事务所都给了offer,但这并非我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收益最大的部分。以前有听过别人说所谓“面经”的流行词语,我个人认为这很有道理。在不断与陌生人碰面摩擦的过程中, 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工作的机会那么简单。 我把求职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环节——面试称之为“一种彼此尊重的聊天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机械考评。一个优秀的面试经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一次愉快的交谈, 因为只有真正克服了战战兢兢或者大大咧咧的心理状态,整场面试作为一种交流才真正有了成功的前提。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在礼貌上的细节和不做作的,轻松的谈吐方式是和面试官建立初步沟通,打破僵局的最好的方式。实际上,很多面试官很头疼那种自动答录机一样的被试者,自己从前也曾经习惯于喋喋不休来阐述一些自己事先想好的问题,但之后来看,实际在现场不卑不亢和考官以探讨的方式来进行话题的展开才是一种能让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方法。而怎样做到适度,似乎就需要不断的积累、总结和提高了。 作为一个对社会不是很了解的大学生来说,求职,尤其是面试过程,是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各种背景公司的过程,面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很多人在上学期就已经把自己“卖”出去了,有些人到现在还在等待,这本身没有好和坏之分。但是如果进行一次求职就把自己“卖”掉,这本身就放弃了继续了解社会的过程,“货比三家”是通常的商业规则,求职本身也是一种交易,在一家企业或者律师事务所通过谈话水平测试在挑选你的时候,有经验和准备的面试者实际也在考量对方真正的企业文化和实力与自己的契合度。我个人做过最大的上海律师事务所之一的面试,当时对方的面试阵营规模宏大,然而,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聊的时间很长,可是一直都没有能够搭建起一条有效也有深度的沟通桥梁,这和自己之前经历过的成功面试感觉非常不同。最后虽然也拿到了OFFER,可是自己深知在面试过程中的感受已经足够能说明一种个体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不融洽。 总体感觉,面试复杂程度、过程越多、经过多次笔试、英语能力测试、小组测试、一面、二面,甚至三面,也未必就是很好的地方,而往往面试比较简单的反而可能是很好的机会。复杂的面试往往大企业或者是通过这种复杂程序增加求职者对该工作机会的珍惜程度,而这些机会本身却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在大企业中我们只能是一个环节,更多的是例行公事式的工作,本来把面试工作复杂化就是大企业各个环节细化的表现。而那种非大型企业采用复杂的面试程序,除了说明他们在故意学着正规外,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更多说明他们对自己辩识人的能力不够,不能迅速对应其职位需求找出最适合的人,而是通过流程式的东西来达到,这种公司某种角度也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好在北大的学子没有被这种外在的东西所欺骗,很多人最终拿到了按照通常看法不错的OFFER,但最终却选择了拒绝,去了按照通常看法不是很好、但很适合他发挥的地方。所以,那些没有最终拿到某大公司的OFFER的也未必是坏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