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智泽:军旅生活的歌者

读严智泽的诗集《踏歌行》,使我产生一种喜悦和感动。他从一介书生到携笔从戎,由朝气蓬勃的青年军官,到沉稳练达、星星闪耀的将军,一路留下追求、奋进的足迹,也留下了阳光般鲜亮的心迹。百余首诗作,是他35年军旅历程和人生轨迹的生动记录和情感写照,读来仿若再次聆听那轰然作响的时代风雨,触摸作者在诗篇中投入的情感热度。这本诗集,是作者告别军旅之后,拣收箧中旧时诗作,经过整理将其付梓的,以此作为对军旅经历的回眸和纪念。

作者的诗作是感情真挚、意诣幽远、语境优美、平易晓畅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又在军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但他却始终怀着对于诗的挚爱和敏感进行写作实践。不过他不是以将军的身份写诗,而是永远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军人在歌唱。在军情的繁忙和急促中,他似乎总是瞪大眼睛、敞开胸怀,兴致勃勃地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捕捉生活本身的意味,并以敏锐的触觉和真诚的情怀,记录“亲历亲见亲闻”,表达“所思所感所悟”。在诗人笔端,世界风云,家国大事,军旅点滴,战友深情,山川风物等等,常常豁然触目、沛然入怀,经过深刻的思索和情感的发酵,幻化成一篇篇优美精致的诗章。

我印象尤深的是,他的许多诗作反映出一名军人所怀有的强烈责任感和报国心。他写诗用的似乎不是笔墨,而是一腔热血,如“青春热血耻空谈/报国从来重赴边/遥望军旗相召唤/庄严一诺别长安”那种走出校园、跨进军营的学子报国的豪情,有一种灼人的热度。“深山春雨漫荒溪/紧急行军路欲迷/涧草岩花争导引/左攀枪带右牵衣”对军旅生活富于情趣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与自豪。“列强炮舰逼门来/海陆疆防一战摧/国脉久衰军政失/岂因鸦片始堪哀”这无疑是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独到的思考。“两河流淌古文明/遍地原油价比金/忽见漫天飞战斧/纷繁旧梦已成尘”正是对肩负的责任有着清醒的意识,所以他对世界风云尤为关注。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忠诚就在他的血液中奔涌,他作为军人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只要一声令下他就会冲锋陷阵。这就是我从他的诗作中读出的属于军人所独有的风骨和姿态。
 
    诗人对旧体诗词不仅情有独钟,更是多有浸染,使他的诗作颇具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风韵。但他在注意按照平仄格律来规范自己的同时,又不为其拘束,时常率意而为进行较为自由的表达,甚至有时带有某种“打油”的意趣,因此他的诗既有浓郁的韵味,又显示出活泼的气质。如“此身何渺小/却羡云中鸟/羽翼自翩翩/翱翔天地间”这是对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晓风轻拂满天霞/飘落山歌唱采茶/牛背儿童书一卷/篱边稚女满头花”这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当年炮火浴群山/幸与英雄共比肩/枝叶焦残根本固/依然昂首白云天”这是对英雄的咏叹;“云泱泱/水泱泱/海峡泱泱云水乡/何当一苇航/日同光/月同光/两岸同光日月长/相期共举觞”这是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这些诗作在平实清新的情境中,使读者获得余音绕梁、咀味不尽的艺术感受。(作者:人民日报 汪守德)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