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党委宣传部党支部在新传楼B103召开支委会(扩大)会议,启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5.0%,经济总量首次站上130万亿元新台阶,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最新成绩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实现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记者近日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也不会变 “5%的增长,不平凡!”林毅夫认为,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走出...
2025年3月20日下午,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副校长劳尔·桑切斯·普列托(Raúl Sánchez Prieto)一行访问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在临湖轩会见来宾。 方方对桑切...
3月20日下午,爱思唯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一行访问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在临湖轩会见来宾。 方方诚挚欢迎哈里森一行来访。他表示,爱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年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宏观背景来看,“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核心任务。在此进程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为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中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关键改革举措。改革摒弃了传统基于诊疗项目的付费模式,转而采用...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设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和社会发展模式。“人工智能+”不仅意味着单一技术的发展,更代表着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趋势...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居民养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再一次得到强调,中国式养老事业的建设,尤其是利用金融工具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已经确立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24年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过...
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对2024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的总结,还是对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的布置,都把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民营经济实质上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内核。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包括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保险资金的运用不仅关乎投保人的养老财富积累,更承载着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的重要使命。保险资金周期长、体量大,核心功能在于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满足投保人财富管理的需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