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2015/10/12

    毛有东、欧阳颀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在Science发表炎症复合体冷冻电镜结构

    物理学院毛有东、欧阳颀教授等与哈佛医学院吴皓教授合作,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炎症复合体的三维结构,首次阐释了其复合物在免疫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单向多聚活化的分子结构机理。

  • 2015/10/09

    物理学院在氦原子双光子双电离总截面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氦原子中存在一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是一个典型的微观三体系统。氦原子在远紫外光(XUV)作用下发生的双光子双电离过程,在当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都还是一个难题,是近十多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近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极端光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彭良友副教授和龚旗煌院士等在氦原子双光子双电离总截面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 Rev....

  • 2015/10/08

    工学院陈峰课题组在微藻混合培养机制等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10月7日,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工学院陈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小球藻混合培养机制中有重要发现。

  • 2015/09/29

    物理学院方哲宇-朱星课题组利用等离激元热电子有效调控单层二硫化钼的激子束缚能

    金属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以实现对二维材料的有效物性调控,并且有望实现原子尺度平面材料的光电器件,这是近年来国际上的前沿研究热点。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朱星课题组利用金属纳米颗粒(Au NPs)的表面等离激元实现了对单层二硫化钼(MoS2)的电荷掺杂以及对材料激子束缚能的动态调控,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 ACS Nano 上( ACS Nano , 2...

  • 2015/09/28

    《物理评论快报》刊登杜瑞瑞研究组及合作者关于螺旋拉廷格液体电子态的发现

    近日,北大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杜瑞瑞教授、林熙研究员与美国合作者在InAs/GaSb量子自旋霍尔绝缘体的边缘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子物质态:螺旋拉廷格液体,这是实验上首次发现此类受拓扑保护的电子关联态。

  • 2015/09/28

    陆林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报告消除病理性记忆的新范式

    人类在遭遇灾难性事件或吸食成瘾性物质后会产生强烈、持久的病理性情绪记忆,这种病理性记忆异常顽固、伴随终生,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痛苦,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药物成瘾以及焦虑抑郁等。此类疾病反复发作、不易根除、危害极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亟需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手段...

  • 2015/09/25

    新材料学院在锂电池超快速充放电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合作自主研发的纳米LiFePO4电池在水溶液中具有超快充放电速度。

  • 2015/09/22

    《物理评论X》报道高迁移率三维狄拉克半金属Cd3As2各向异性的费米面和量子极限下的输运特性

    三维狄拉克半金属作为一种新的拓扑材料,由于其能带的导带和价带在狄拉克点接触,并且在三维动量空间中表现出线性色散关系,已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三维狄拉克半金属可以看成是一种“三维石墨烯”或是“无能隙的拓扑绝缘体”。 最近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研究组,与中心谢心澄教授、贾爽研究员,以及武汉强磁场中心王俊峰教授、浙江大学王勇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Z...

  • 2015/09/21

    欧阳颀教授研究组发表文章揭示生物振荡精确性与自由能耗散的关系

    北大物理学院/北大定量生物学中心欧阳颀教授研究组在Nature Physic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Nature Physics 2015,11,772–778),报道了生物振荡精确性与自由能耗散之间的关系。

  • 2015/09/18

    我国首次激光鞘电极拔除手术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开展

    9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鞘电极导线拔除手术,成功为5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永久心脏起搏器感染及电极故障的患者解除病痛,标志着经静脉激光鞘电极导线拔除这一新技术在我国正式落地。 5名患者均因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或故障备受疾病折磨,辗转各地医院求医无果,慕名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本次手术特邀请美国Brigham ...

  • 2015/09/15

    杨震、陈家华课题组完成复杂天然产物(+)-Propindilactone G的不对称全合成工作

    近日,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杨震教授和陈家华教授课题组完成了对复杂天然产物(+)-Propindilactone G分子的不对称全合成工作,并据此将其结构进行了修正。该工作以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ropindilactone G为题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2015, 137, 101...

  • 2015/09/14

    《柳叶刀传染病》在线发表北大专家关于中国农村21-49岁男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论文

    “在过去的20年中,乙肝病毒感染在中国农村男性人群中已从高流行状态转变为中流行状态。但是,目前中国农村男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易感人群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大。”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在2015年8月10日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课题组与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共同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中国农村200万名21-49岁男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还专门为该文配发了题为《中国未来乙肝控制的机...

  • 2015/09/14

    BMJ在线发表北大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常吃辣食降低死亡风险

    与不常吃辣食的个体相比,常吃辣食者的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4%。研究同时发现,常吃辣食者死于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存在类似的降低。2015年8月4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 BMJ )在线发表了由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牛津大学学者共同完成的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即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发现常吃辣食与降低的死亡风险存在关联。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科学假设,引起研究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独立报、加拿大新闻网以...

  • 2015/09/14

    北京大学署名论文首次被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顶级会议接收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广宇课题组的论文《叉型路径:通过移除冗余访存提升ORAM效率》( Fork path: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ORAM by removing redundant memory accesses )、特聘研究员梁云课题组《图形处理器上寄存器分配和线程并发度的协同优化》( Enabling coordinated register allocation and thread-level parallelism optimization for GPU...

  • 2015/09/10

    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揭示RNA编辑与piRNA调控的互作机

    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与台湾长庚大学谭贤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并命名一类含有RNA编辑位点的piRNA分子,揭示RNA编辑可能对piRNA生成起到功能性的调控作用,在灵长类中首次建立了RNA编辑与piRNA调控的功能联系。

  • 2015/09/09

    伊成器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发表论文报道5-醛基胞嘧啶测序新技术

    2015年9月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通过化学标记和富集手段,首次实现了免亚硫酸氢盐处理(bisulfite-free)的5-醛基胞嘧啶(5fC)单碱基分辨率、全基因组水平测序。

  • 2015/09/08

    余志祥课题组在Acc. Chem. Res.上发表八元碳环合成及应用进展

    八元碳环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例如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和抗菌药瑞他莫林retapamulin)中。合成这些分子时常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高效地构建目标分子中的八元碳环骨架。为应对这些挑战,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余志祥课题组发展了三种合成八元碳环的新反应,为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工具。近期,余志祥课题组应邀在《化学研究述评》( Acc...

  • 2015/09/08

    黄岩谊和谢晓亮课题组合作发表新的单细胞测序全基因组扩增方法

    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和谢晓亮课题组合作,在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开发了一种用于单细胞测序的全基因组扩增新技术——乳液全基因组扩增,简称“eWGA”。2015年9月4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报道了该成果。

  • 2015/09/07

    康晋锋教授课题组在基于阻变器件的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超越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研发高效、低功耗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几十年来的核心命题之一。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康晋锋教授课题组利用新型阻变器件构建了一种新的硬件架构。研究成果近期以《一种具有逻辑学习功能的计算、存储一体化并行处理硬件架构》( A learnable parall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towards unity of memory and computing )为题,发表在《自然》( Nature )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 )上...

  • 2015/09/04

    贺金生课题组揭示青藏高原地上与地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协同作用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以往的研究表明,区域尺度上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通常随植物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然而,生态系统并非仅仅提供单个生态系统功能,而是具有同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这一特性称之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不仅受地上植物多样性的...

  ... 101 102 103 104 105   选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