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引路青春 助航成长:北大“精致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中,我特别感谢我的辅导员,从入学适应、学业规划到校园生涯规划,他的辅导让我的每一步都更加扎实;从情绪调试、人际交往到整体素质提升,他的建议让我的每一天都洒满阳光。”这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王中兴的肺腑之言。

在北京大学,像王中兴同学这样的受益者有很多很多。近年来,北京大学“精致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据学生群体的差异化特征,选取不同维度的分类标准,织就了一张全面覆盖各类学生的工作“网格”,“量身定制”了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引路青春,助航成长”。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积极追求进步。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9年,北大学生党员人数从6764人增长到9968人,党员比例从16.3%增长到27.5%;越来越多的学生志愿参军入伍、献身国防;立志到基层、西部建功立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全校超过94%的学生参加了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重大活动中引领教育对象

北京大学党委认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庆典构筑了具有特殊教育意义和独特教育内涵的情境氛围,是高校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的重要契机,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教育资源,最广范围地引领教育对象,最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北京大学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抗震救灾行动,向学生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举措、传递灾后重建的进展成就,有效激发和培育了广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使“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全校学生心中激起了强烈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北京大学抓住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举办的历史契机,利用奥运乒乓球馆的“主场优势”,让学生亲眼见证了五星红旗多次升起的动人情景,于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学校组织5000余名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有效培育了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国胸怀、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成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绝佳契机。北京大学组织学生全力投入群众游行“我的中国心”方阵、天安门广场合唱和国庆联欢晚会三大庆典活动,在全校范围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系列主题教育。这些互动参与、情感体验式的教育活动,有效培育了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着眼于“怎么做”“如何做得好”

“精致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来北京大学提出的、区别于传统“粗放式”教育的学生工作理念,要求根据每一个学生特点,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按照“精致化”的要求,北京大学通过在教育细节、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氛围等多个维度的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在传统典礼活动中成功设置了多种极富文化意蕴、心灵震撼和教育实效的特色环节,营造了热烈隆重、感人至深的教育氛围,充分尊重了受教育者的人格需求和精神生活,充分体现了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激发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主动性。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对记者说,从北大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效果来看,“精致化”的贡献在于,解决了当宏观和中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开展工作的过程、途径、方法、手段以及效果等微观和执行层面深入着力的问题,即着眼于“怎么做”和“如何做得好”的问题。

在北大,改革后的开学典礼以爱校荣校教育为主线,通过全体新生学唱《燕园情》、集体佩戴校徽、播放视频短片、嘉奖在校学生、荣誉校友致辞等教育环节,着力激发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改革后的奖学金颁奖典礼以励志成才教育为主线,统一召开大规模、集中性的庆典活动,着力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树立发奋图强、追求卓越、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后的毕业典礼以感恩奉献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了《永远的校园》诗朗诵等教育形式,着力激发毕业生眷念母校、感恩师长、爱岗敬业、报效祖国的志向追求。按照“精致化”要求,改革后的校园典礼活动更为精致科学、更富时代特色、更具育人内涵,形成了贯穿大学生涯、滚动式、持续性的校园典礼教育模式,使得北大光荣传统在新一代大学生中彰显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卉深有感触地说,以“精致化”为要求,学校提出了辅导员要做到“学院里每个学生都要熟悉,自己所辅导的班级和学院的每一名重点学生都有本账”,这样才能“底数清、任务明、效果好”。“精致化”,不仅给辅导员提供了如何做好工作的思路,更让教育工作者找到职业的目标和追求。(记者 袁新文)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