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信联合北京大学建设全国5G教育专网

近日,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与北京大学联合打造的全国5G双域专网的野外科考场景整体解决方案,在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落地运行。

这是融“5G+WiFi+IPv6”跨地域的校园网解决方案,有了它,在塞罕坝生态观测站的科研工作者,只需一台5G终端,在中国电信5G专网下,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像在北京燕园校区内一样访问校内资源,便捷又安全。

塞罕坝位于河北最北端,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交界,这里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可如今种植了亚洲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守卫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2006年北京大学在此建成“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观测系统塞罕坝实验站”,2021年10月正式入选国家野外站“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为研究生态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等的重要台站。

此前,受塞罕坝地区特殊寒冷气候和环境限制,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观测站重要监测数据的传输还依赖于传统的硬盘存储,不便于科研监测数据交互。深入了解北京大学数字化升级需求后,北京电信传承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组建了一支“技术铁军”,基于5G双域专网基础能力,为北京大学定制了一套跨地域、多园区融合的5G教育专网。

“我们采用5G超级号卡实现网络稳定高效覆盖,科研人员可以直接接入5G教育专网,保证科研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性,还有效降低了科研数据回传的成本。”北京电信高教行业负责人崔斌介绍。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墨脱自然保护与生态研究基地、考古文博学院周原考古基地的5G专网也在陆续开通中。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助理兼运行服务室主任尚群指出:“教学科研是学校的根本,校园与5G的融合,只有服务于教学科研,才能焕发生机。本次合作,充分利用了中国电信5G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无限延伸了校园网的边界,使得5G真正保障了学校科研的实际需求。”

在2023年CERNET学术年会上,北京大学介绍了5G+塞罕坝野外观测站的场景应用和未来规划,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5G+校园网WiFi在塞罕坝生态观测站的成功落地,充分利用了5G大带宽低延迟的特性,为校外师生提供了高速稳定的校园无线网,同时也标志着项目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未来将陆续覆盖北大所有野外基地和台站。”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网络运行室主任付中南肯定说道。

原文链接:北京电信联合北京大学建设全国5G教育专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