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3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北京现代商报2006-05-30
当科学与宗教交织的一个又一个悬念紧紧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时,《达·芬奇密码》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当世界走入创意经济时代后,这部著作的巨大成功,无疑又引领着创意经济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聪明的商人们,凭着他们的奇思妙想,让《达·芬奇密码》的能量辐射到电影、手表、汽车,甚至食用油上,给世界展现了一个无限延展的创意经济新解码时代。
《达·芬奇密码》是一本“科学+宗教”的悬疑小说,热到已经脱销;是一部电影,火到甚至在各大影院上演一票难求。看过书的人渴望带着书中的悬念去电影中和主角再次进行解码之旅,看过电影的人又希望回到书中去仔细琢磨那些秘密。于是,看了又看,一场“文化解码风暴”骤然而起。
丹·布朗本人曾经说过,《达·芬奇密码》所衍生出的相关产业,至今已创造出大约10亿美元的营业额。但如今看来,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字。电影、腕表、游戏、旅游……越来越多的产品和行业在沾光《达·芬奇密码》的神奇,迅速火爆市场。
《达·芬奇密码》对于旅游的促进更是不可忽视。据媒体报道,这部电影借巴黎近郊的维蕾特城堡拍摄,已让这座城堡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现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城堡的主人如今只需坐拥豪宅,就财源滚滚了。据说,《达·芬奇密码》是首部能够进入卢浮宫拍摄的外国影片,让法国人如此重视的一部电影,其意义明显早已突破了书或电影本身的魅力,一个国家借此扩大的影响力和丰厚的旅游收入,恐怕也在其中占了足够重的分量。
同样是小说中提及的苏格兰罗斯林教堂,自2003年《达·芬奇密码》一书出版后,也成为了一个全球热门旅游景点,仅2005年前10个月游客人数就超过10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教授喻文益认为:“《达·芬奇密码》是中高端科普知识读物,太低端了人们觉得小儿科;太高端了,一般读者看不懂。而这种中高端的科普读物,用其丰富神秘的知识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就好像天文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一样,集科学、娱乐、艺术于一体,用环环紧扣的悬疑抓住了读者的心。
编辑:宁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