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6-9-5
电子杂志,或称网络杂志、数字多媒体杂志。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子杂志已超过9000种,电子杂志平台已达20多家,甚至已经有人声称今年是“电子杂志年”。虽然现在电子杂志产业环境还不够成熟,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阶段,但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电子杂志将成为新兴媒体并大有作为。
电子杂志,或称网络杂志、数字多媒体杂志。它不是平面杂志的电子版或者网络化的简单概念,在外表和内容上,电子杂志和平面杂志一样,有漂亮的封面、精细的栏目、独立的选题策划,但是除了文字和图片,它还包括视频、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的电子杂志已经发展到9000多种,电子杂志平台也从三五家发展到了20多家。近期电子杂志的蓬勃发展,似乎预示着一种新媒体的崛起:中国第一本关注互联网广告营销的专业型网络电子杂志--《互动行销》在南京正式创刊;杨澜创办的《澜LAN》电子杂志创刊4个月即突破200万份发行量,又于7月改版增量,推出我国第一份女性多媒体日刊;湖南卫视和电子杂志发行阅读平台POCO达成合作,双方联合制作和发行一本以电视新闻为内容的电子杂志--《晚间》。一时间,电子杂志变得炙手可热。有网络时评甚至说:去年是中国博客年,今年就是中国电子杂志年。
电子杂志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其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它糅合了传统媒体图文质量高和网络媒体表现丰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集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甚至3D特效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于一身,内容丰富、生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网络读者。它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模式:可在线或离线阅读,可通过发行方提供的阅读器进行阅读,也可移植到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同传统媒体相比,电子杂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教授刘国基博士谈到:“新的广告媒众兴起,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广告,据统计,中国2005年报纸广告创收整体滑坡约30%,许多传统媒体转型,推出电子杂志。另外,电子杂志进入的门槛比较低,也不需大量资金投入,而创办平面杂志除了投资成本和市场饱和之外,刊号也是个大问题。从发行渠道看,只要互联网覆盖到的地方,电子杂志都可以到达,阅览几乎是实时的,而且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
正因为电子杂志无可比拟的优势,不少传统媒体也开始涉足电子杂志的制作。刘国基博士认为,传统媒体做电子杂志其实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是因为主流的平面媒体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网站或者电子版;再者,传统媒体资源丰富,把既有的内容转移到网络杂志上只需很低的成本,更具优越性。
电子杂志的盈利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广告、发行、增值服务。刘国基指出:“到目前为止,这三种盈利模式都不是很成熟,还在探索之中。”
目前,跟传统媒体相比,电子杂志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读者必须上网才能看到电子杂志的内容;其次,互联网现有的很多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目前电子杂志的互动都还是初级阶段的互动;另外,电子杂志很少采用无线检索、海量信息搜索,没有利用高级处理程序来做一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刘国基认为,中国现在的电子杂志还处在起点,传媒产业还不够大,电子杂志的成长至少还需要3至5年。但目前更加分众化的媒体和受众市场已经形成了,电子杂志的分工越来越细,内容越来越多元化。目前,许多大品牌都在网络上投放广告,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加入,这就使得同类别产品在电子杂志刊登广告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中国的电子杂志行业刚刚起步,暂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电子杂志应归哪个部门管理。刘国基预测:“目前,电子杂志虽然不需要刊号、许可证,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可能会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来管理电子杂志,对电子杂志的刊号、版权、版式设计等作出相关的规定。”
编辑:宁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