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12月20日 中国消费网
在严寒的冬季很容易患感冒,很多人都使用抗生素治感冒,虽然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乱用只会增加其副作用,并使肌体产生耐药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孙忠实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抗生素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的寿命延长至少可贡献10岁,但如果被滥用会给人类造成严重伤害。我国每年有20多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滥用抗生素。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介绍,从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大概可以分成10多类,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100多个品种。
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高达50%以上。人们日常使用的药品有20多个大类,抗生素只占其一,但是,它引发的医疗纠纷却占了一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是30%。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内使用率是22%至25%。我国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要小于50%,可事实上,近5年来,我国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间。在整个医药市场,我国抗生素药物费用占全部药物费用的40%。
对全国14家综合性医院的专项调查显示,在最常用的15种药物中,10种是抗生素。在相当一部分的医生处方单上,患者的疾病不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发热,都千篇一律地使用抗生素,使用的抗生素也越来越高级,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感冒患者到医院就医,医生动辄就开一两百元的抗生素药,而事实上,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根本于事无补。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初次使用0.5元一支的抗生素和使用40元一支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没什么两样。
为治理药价虚高以及抗生素滥用,我国有关部门连出重拳:2004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对100余种抗生素大幅降价;2005年10月10日起,22种药品大幅降价,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但是,这些措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降价后,生产企业将没有利润的产品停产,名目繁多的新抗生素药物层出不穷,医院不进低价药则导致降价药消失,乃至出现药价屡降屡高的怪现象。
编辑:宁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