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北京大学“团校之声”辩论赛拉开帷幕

3月11日下午,2006年度北京大学“团校之声”辩论赛基层团校赛区初赛在团委221会议室举行。本次辩论赛由北大团校联合各基层院系团校主办,北京大学辩论协会协办,分为基层团校赛区和北大团校两个赛区分别比赛。政府管理学院团校代表队等8支基层院系团校代表队参加了初赛,经过激烈角逐,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团校、法学院团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校、信息管理系团校四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参加基层团校赛区复赛。

首场比赛由政府管理学院团校代表队对战元培计划团校代表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李子奇,法学院团委副书记路姜男和辩论协会的柴华同学作为评委出席了辩论赛。正方坚守“锋芒毕露更有利于成功”的阵地,反方则在“收敛锋芒更利于成功”的逻辑框架中演绎出别样精彩。正方辩手矜持有力,睿智文雅,犀利尖锐;反方四位辩手更是风度翩翩,思维缜密,文采飞扬。最后,元培计划团校队的反方初战告捷,第一个晋级复赛,正方三辩李玉萍同学获得本场的最佳辩手。

第二场比赛由正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校代表队和反方法学院团校代表队围绕“合作”和“竞争”哪一个更利于社会发展展开。本场比赛的评委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李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芦杨和辩论协会的吴俊杨同学担任。法学院凭借充分的准备,精湛的技巧,完美的发挥,以压倒性优势取胜,反方三辩符明子同学被评为本场的最佳辩手;正方四位逻辑思维严密的辩手顶住“枪林弹雨”,在自由辩阶段也让大家大饱耳福。

第三场比赛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团校代表队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校代表队之间展开。双方围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还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心理学系团委书记王逸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闫立佳和辩论协会的周衍冰同学担任评委。正方首先对“鸡头”“凤尾”进行了定义,提出了处于“鸡头”的位置的优势和“凤尾”的不足。反方提出,不管是做“凤尾”还是做“鸡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工作做好。双方各抒己见,在攻辩的阶段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气氛热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校代表队最后获胜,正方三辩王婧同学获得本场最佳辩手。

第四场比赛的正方为信息管理系团校代表队,反方为力学与医学联合团校代表队。双方围绕“大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更重要”进行了精彩的辩论。物理学院团委副书记侯芳、历史系团委书记管晓宁以及辩论协会的许昊同学作为评委出席了本次比赛。正方提出大学生进入社会首要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适应环境是改变环境的的基础和必经过程,只有先适应,才能改变。反方提出改变社会是从古自今的潮流,能让社会进步,大学生是改变社会的主力军,是创新的动力,为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在攻辩阶段,双方的精彩对决博得满堂喝彩。信息管理系团校代表队最后胜出,正方二辩刘一宁同学获得本场的最佳辩手。

场上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思想与思想碰撞;场下全神贯注、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参赛院系在比赛中充分展现出各自团校的实力和风采,四场初赛气氛热烈,精彩纷呈。在比赛中,选手们体现出的整体意识、逻辑推理、辩驳分析和语言陈述能力让在场观众和评委倾听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引起了大家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基层团校赛区复赛和北大团校赛区初赛将于下周举行,各赛区将决出四支队伍参加半决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