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与希望?——新诗诗人罗门、作家刘登翰谈汉语的退化

由“东西”变“东东”,由“再见”到“88”,由“你好”到“Hello”,中文似乎已被网络语言和口头语言逼到了十字路口;如今,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硕士、博士的中文水准都已经退化到了令人汗颜的地步。中文,将在沉默中死亡还是在沉默中爆发?

在10月14日的中国新诗论坛开幕式上,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罗门、刘登翰等新诗诗人。他们在深感忧虑的同时,也有各自独特的观念。

罗门:“现代人是‘文明的动物’。”

罗门,台湾著名诗人,著有诗集《曙光》、《死亡之塔》等。“这是非常不好的。”谈到这个问题时,罗门抑制不住情绪的激动。罗门认为,语言的“沦丧”直接导致了当代中国人思想的匮乏。他说,语言是传递思想的工具,语言的粗俗化和低俗化使得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大打折扣,这无疑是在抹杀生命之美、葬送艺术之美。对于现代人的文明,罗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现代人是凌空的,却不是空灵的,他们没有境界,更不懂得诗的空灵的境界。现代人是‘文明的动物’,他们局限于物质化的空间和精神,追求刺激和速度,沉迷于‘孤独的我’的无病呻吟之中,这些都与语言文字能力的退化不无关系。”

汉语的发展无望了么?中国人的思想将一直“沦落”么?诗人对此尽管并不乐观,但也不绝望。他认为优美的语言是有永恒的生命力的,将会是永恒的存在,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

刘登翰:“语言是发展的。”

刘登翰,福建人,作家、诗歌评论家。他在谈话中对汉语未来的发展表示了一系列希望。刘登翰深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的象征。他感叹,国人语言的退化导致了现代文化的严重缺失;刘登翰指出,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既不能被全盘网络化和低俗化,也不可能与时代隔绝。在保留传统语言风格的同时,是应当有选择地吸收网络语言、科技语言、外来语言以丰富汉语的语言,但民族文化决不应随之退化。决策者也应关注教育的导向。

“高处不胜寒。”现代新诗诗人们的感叹。

当代人语言水平的整体下降,使文学艺术与人们的距离感越来越大,文人、诗人、画家等艺术家在无形中被边缘化。采访过程中,诗人们都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这不仅是文人的孤独,更是知音难觅的孤寂。

汉语到底会走向何处?中国的文化又将被语言载向何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应该如何更好地结合?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直面的思考——因为语言正活在当下,活在你、我、他的笔下和嘴边。人们写的每一个字、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于汉语,对于中国文化,我们没有理由绝望,因为它们的美不可忽视,不可抵挡;但我们仍要对物质文化的侵蚀保持警惕,不要沦为“文明的动物”。

编辑:君扬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