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5 信息来源: 书法艺术研究所
2014年5月22至23日,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在泰安和临沂两地举行“泰山论书•临沂拜圣”大型文化书法活动。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率领研究所4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由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王岳川师生书法展、泰山书法论坛和临沂祭拜书圣王羲之三项活动构成。为体现此次书法文化活动的庄严性与神圣性,师生们统一着传统汉式服装,佩戴校徽,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向先贤致敬,向经典致敬,向传统致敬,向文化致敬。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论道泰山,祭拜书圣,感悟经典,登文化之高行书法之远。
5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泰山书法论坛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开幕式在泰安市泰山美术馆举办,泰安书法界文化界人士等出席开幕式,泰安市泰山区委宣传部部长安丽主持开幕式。
泰安市政协副主席张书盈在致辞中首先对北大书法所举行的泰山书法论坛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泰安文化发展情况。他指出,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团在泰山举行书法论坛,体现了北大对书法的重视,也体现了泰山书法的影响力,双方的合作必定会促进泰山书法走向新的层次。
北大书法所所长、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在致辞中说,北大师生代表团来到泰山,表现了北大书法的谦卑和责任。北大以弘扬文化为己任,矢志不渝,促进中国文化学术发展。文化是一种精神,因此书法不能仅仅是技法,而更应该是精神价值理念,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理念,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就是要从传统的深处汲取营养,向书法的“二王”看齐,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步,呈现大气象,抵达大境界。大学传承文脉,书法接续传统。只有对传统理解充分,创新才能起步。
王岳川教授指出,近期中国书法界已经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上,罗成琰、陈洪武等进一步强调了书法与文化,书法与国学,书法与文字,书法与人格的重要关联,强调要注重书法的正本清源击浊扬清的作用。王教授指出,西方后现代的插科打诨已经死亡,而中国书法即将迎来新的辉煌,希望所有书法人珍惜文化,珍惜写字,因为字如其人,字通文化,写好中国书法就是在为传承中国文化尽一份力量!
精英班学员代表、泰山美术馆馆长张传稚女士在发言中回顾了精英班学习收获,感谢北大书法所教会了很多理念,文化书法体现了书法人的责任。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泰山美术馆对实践文化书法理念责无旁贷,也借此机会促进北大书法所与泰山美术馆的深度合作,将大学精神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文化的双赢。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为开幕式剪彩。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移步展厅,观看展出。随后,王岳川教授接受媒体采访,再次深入阐发此次活动的象征意义,泰山为高,但要自卑,因此才能登高行远,书圣为尊,但要谦卑,因此才能守正创新。书法所办公室主任时胜勋博士和书法教学主任李彬老师接受采访,介绍了活动的布展准备情况。
此次展出140多幅书法作品,从北大首届、二届、三届书法研究生班和精英班、访问学者作品中遴选,全方位展现北大书法的最新成绩,也是北大书法所面向中国文化发源地的一次汇报展,体现北大书法注重质量、注重文化、注重经典的书法文化追求。
5月22日下午,北大书法所泰山书法论坛在泰山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王岳川教授作了题为“文化书法与当代书法走向”的主题发言。
王岳川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当代中国书法在文化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遗忘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呈现多重乱相。如今,在大国崛起,文化复兴的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发扬书法的文化精神,阐扬书法的汉字文化圈的当代价值,促进中国书法世界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因而,弘扬文化书法,对当前书法乱相有自己的学术判断,积聚正能量,形成大气象,就成为中国书法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
随后,泰山美术馆馆长张传稚、副馆长刘卫东,北大书法所书法指导老师李彬、萧华、季乐胜、黄鸿琼,北大访问学者、山东农业大学书法教授赵立新等先后发言,精英班学员和研究生班学员韩斌生等也积极参加讨论,从书法的创作、理论、展览、教学等方面发表见解,对当前书法过分市场化、商业化的现状提出批评,对文化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学术研讨会共分上下半场,分别由书法所指导教师、教学部主任李彬和办公室主任、中文系教师时胜勋博士主持。
北大书法所书法展与泰山书法论坛的举办,对北大书法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在泰山举行文化活动都有着重大的文化意义,沟通天人之际,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同时,泰山与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北大书法所此次率团举行泰山书法论坛,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体现了北大书法高远的文化追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托雄厚的传统文化根基,登高行远,更上层楼;二是体现了北大书法坚持书法的文化精神高度,书法非小道,而是道通天地人文,具有巨大的精神文化内涵,高妙的书法能够颐养性情,使精神达到超迈的境地;三是体现了北大书法世界化的眼光,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北大书法力求站在更高的全球化空间,推进中国书法世界化,让世界欣赏中国书法的文字美、线条美、笔墨美、气韵美、精神美。
5月23日上午,北大书法所师生代表团在临沂王羲之故居祭拜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书法家,泽被后世,成为中国书法的象征和代表。临沂文化界与教育界领导嘉宾出席祭拜仪式,原临沂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洪沅主持祭拜仪式。
祭拜仪式经过净手、上香、向书圣敬献鲜花等阶段后,王岳川教授宣读祭文,其后北大师生和来宾行鞠躬礼,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临沂市关工委主任朱绍阳代表临沂各界人士讲话。王岳川教授在讲话中强调了此次祭拜活动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们进一步接近经典,认同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祭拜仪式结束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师生参观王羲之故居,王岳川教授接受媒体采访,阐发祭拜书圣王羲之的重要意义。参观后,北大书法所师生还与临沂洗砚池小学师生做了交流,王岳川教授等指导小学生书法,同时强调了书法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北大书法代表团还参观了临沂书法广场和书圣阁,感悟经典,提升境界。
北大书法所此次率团正式祭拜王羲之,重温经典,追慕魏晋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文化考量。首先是向先贤致敬,由于历史上像王羲之等一大批书法家的不断追求,中国书法才熠熠生辉,向先贤看齐,就是传承书法文明,重塑中华精神。其次是由此确立北大书法的文化使命意识,在全球化时代,美好的、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必将世界化。最后是注重大国崛起的文化价值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在大国崛起的新时期,我们需要更多追慕魏晋精神守正创新的书法家,由此才能真正推进中国书法走向新的辉煌。
此次北大书法所率团举行“泰山论书•临沂拜圣”大型文化书法活动,有着重大的文化意义。重新确立当代书法与传统、经典、历史的生命联系。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在传统、经典、历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法的文化深度决定了书法的精神高度。
北大书法所坚持“走进魏晋”,就是从中国书法的最高峰汲取营养,取法乎正、取法乎上,表现了北大书法对古典精神的重视。可以说,取法乎高,取法乎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北大书法所此次大型书法文化活动是国内高校书法研究与教育机构中首次以代表团的形式在泰山开展书法活动,临沂书圣故乡祭拜王羲之,不仅是北大书法所推广“文化书法”的必然路径,而且在书法高等教育与研究中具有示范作用。北大书法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过去1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新的10年,书法所将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再创辉煌,与中国书法界人士一道,共同促进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
编辑:舍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