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千难万险,总有钢铁意志——电影《钢铁意志》主创团队走进北大

9月26日下午,应校团委邀请,《钢铁意志》主创团队走进北大,举办电影首映及师生交流活动。主创团队与北大师生一同交流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回溯火红年代创业征程,致敬热诚坚毅钢铁英雄。通过这部聚焦新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电影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引领北大青年共同感悟时代精神。相关活动受到了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专题报道,活动视频获得了超过1100万的阅读量。

5b92288a3b0f4e4998f56144193a76f3.jpg

相关媒体报道

《钢铁意志》生动还原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奋斗历程。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艺术再现,影片在宏大历史叙事的架构下细致刻画了钢铁工人群像,借用东北雪原寒冷严酷的炼钢环境与战士们赤诚高涨的精神温度的张力对比,凸显英雄们因钢铁强国的坚定信念而克服困境艰难突围、完成自身淬炼升华的感人故事。钢水与汗水火热碰撞,奉献与牺牲雄浑交响,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脉脉深情与影片角色的家国担当,让不少在场师生心生共鸣、几度泪下。

海报

活动前,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会见了联合摄制方辽宁省委宣传部及《钢铁意志》主创团队。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付晨明、辽宁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李姝、北方联合影视集团董事长韩涛、《钢铁意志》总导演宁海强、电影主演刘烨等参加。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户国栋等陪同会见。宁琦代表北京大学对辽宁省委宣传部及电影主创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赞扬了《钢铁意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她希望北大青年能以《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不畏艰险,争做先锋,在时代洪流中肩担使命,在艰苦奋斗中砥砺自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

影片放映结束后,《钢铁意志》电影主创团队登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交流。韩涛,宁海强,刘烨,演员李沛恩、赵晓明、田征等嘉宾与在场观众分享了电影的创作初衷、时代背景以及电影拍摄过程中的体会收获。

主创团队分享

韩涛在谈及电影题材选择时说道:“这部影片记录的都是真实事实,其中呈现出的主角和故事都存在真实原型。这部片以纪实的风格为我们在座的大学生,提供一段值得重温并深刻铭记的英雄建设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让青年们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初衷。”

韩涛分享

宁海强也分享了电影的创作历程,并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北大的同学们更加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发挥自己的所学,努力为国家作贡献。同时,宁海强也谈及了电影中想要表现的志愿军战士们的志气,表示“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用热血,用这样的一种钢铁意志,完成着国家赋予的使命”。

宁海强分享

影片中主人公赵铁池的扮演者刘烨分享了刻画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钢铁英雄赵铁池经历了从战士到钢铁厂厂长的转变,无论是在真正的战场,还是在钢铁厂的新战场,赵铁池都圆满完成了组织的任务。刘烨表示,赵铁池的“倔劲”和“执着”是完成转变的最大动力,认为“他不管是在战场也好,还是在钢铁厂这一个新战场上也好,组织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价值”。

刘烨分享

在场师生也踊跃发言。同学们好奇这部影片如何原汁原味地还原鞍钢工人的生活场景。宁海强表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6次深入到钢铁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剧组反复打磨台词,力求刻画生动鲜活的工人形象。通过了解电影幕后的创作故事,同学们也更为具象化地理解了电影所呈现出的战士们千锤百炼的钢铁意志与坚定的精神信仰。

同学提问

巍巍高炉,辉映金色光芒,铭刻赤色理想。在《钢铁意志》的观影交流活动中,北大青年共同回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在光影叙事之中感受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使命、不负重托,义无反顾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壮志真情。正如影片尾声处的告白,“我将带着你的火种,去点燃更多的高炉”,革命信仰长燃不灭,钢铁之志淬炼尤毅,站在新时代的转折点,新时代的青年也将传承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接续奋斗。

合影

部分学生感想

非常幸运可以参加这次“《钢铁意志》进北大”的活动,作为一个东北人,看完了《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真的超级感动和自豪,电影中既有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欢乐画面,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产业从百废待兴到百废俱兴的历程,从战场到工厂的钢铁战士赵铁池、为了保护工厂英勇牺牲的祝贺、持守匠心精益求精的孟泰,以及坚持本心勇敢追随的孙雪飞……每一个人物都是如此的真实又伟大!尤其是和主创团队交流了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向我们科普70年前鞍钢的发展历史,更是在向我们传达着“认定一件事,就要一直做下去”的精神!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 杜佳琪

参加完这次《钢铁意志》进北大活动后,我心中感慨良多。从抗美援朝时的“气多钢少”到新时代的强国强军,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家子打不出一把刀的匮乏窘迫,到如今稳居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从70年前顽强抵抗钢铁炮弹的无数先烈的血肉之躯,到现在底气十足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一代人百折不挠,用钢心铁骨挺起民族脊梁;几代人矢志不渝,以接续奋斗助力民族复兴。一代代像赵铁池、孟泰这般平凡而又伟大的钢铁工人乃至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创业、接续奋斗,才有了如今的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影片中的英雄呐喊“只要我活着,就要让炉火永远燃烧”,愿我们都能让心中那份饱含着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的炉火永远燃烧,走过千难万险,总有钢铁意志。

——历史学系2022级本科生 杨贝乐

《钢铁意志》再现了第一炉铁水的辉煌历史,同时勾起了我们对“共和国长子”的敬意与情怀。电影给我极大触动的一幕是赵铁池与孙雪飞第一次到孟泰家做客时,老工人一家为他们准备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红面馒头,孩子们因饥饿而目不转睛地望着桌上。看似宏大的战火图景瞬间具象到了个体生命之上。“我们要创造一个孩子们吃得饱的时代。”朴素的话语却铿锵有力。是的,他们做到了。党带领我们成就今日的安稳与辉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本科生 李卓琳

《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用镜头将我们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可歌可泣的岁月,观影的现场我也多次被赵铁池和战友们的坚强意志“熔炼”。尽管面对抗美援朝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挑战,钢铁工人依然在党的领导下“初心不改,百炼成钢”。面对新的征程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北大学生,我决心要做好本职工作,锤炼本领技能,也要满含家国热情,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以钢铁般的意志,奋进在新的征程上。

——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生 杨晨

《钢铁意志》这一影片鼓舞人心,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塑造主要角色,让观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仿佛真的回到那个热情似火的年代,见证第一炉铁水的锻造,见证大国的崛起,见证伟大的诞生。电影进校园让我们与主创团队近距离接触,深度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与思量,得知这一原汁原味的铁血大片在创作过程中的追求与情怀。

——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本科生 杜雨璇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