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代,融通中外,一起向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生安泽发言

编者按:2022年5月2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考察北京大学4周年之际,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4周年前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大学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座谈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等校领导以及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各学部主任,医学部领导班子成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院系和附属医院的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韶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集成电路学院教师王润声,北大第三医院医生、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吴超,考古文博学院2019级直博生、学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吴琪瑶,拉脱维亚留学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生安泽等8位师生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介绍了有关学习工作情况。经发言人本人审定后,新闻网现予全文刊登,供师生和读者参考。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消息。这一消息令我想起去年和学校其他留学生一同给总书记写信的时光,我们在信中分享了在华学习的感受、对中国防疫工作的体会。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送上诚挚的祝福。去年6月21日,我们很惊喜地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当晚,我们十分振奋,第一时间共聚一堂,共同学习这份沉甸甸的回信。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校领导给我们宣读回信的内容时,我当时那种激动、感动的心情。总书记希望我们做到“两个读懂”,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我也了解到,这是总书记第一次给我们明确提出“两个读懂”的希望。我觉得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不仅是我在中国、在北大真实情况的写照,也是我今后一生努力的方向。

从那时起,我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的留学生“知·行计划”,也更加自觉地关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青年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论述。这次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让我更加体会到中国对实现教育强国、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我对总书记强调的这一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在此想从留学生的角度分享我个人的理解与感受。三年前,当我决定申请奖学金继续学海生涯时,我开始搜索有关适合攻读博士的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发现“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这两个词的热度比之前要高。我当时还研究了一些数据,发现来华攻读博士的留学生规模比之前有所增加。我还发现,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小孩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中文了。我认为,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出大家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中国教育的理念、内容和质量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促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相互了解。

通过政府支持、学校努力、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合力,中国积极开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为全球培育了一大批融通中外、贡献世界的卓越人才。就拿我们即将迎来124岁生日的北大来说,今年也刚好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我了解到,70年来共培养了超过11万的“燕园洋弟子”,他们架设起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之桥、合作共赢之桥。而这座桥也在更多人的参与中愈加坚实和宽广。

2021年年底,我也以绵薄之力为这座桥添了一块砖。我很荣幸担任了北京大学国际招生宣讲全球英文直播的主持人,面向世界重点介绍北大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招生政策。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每位老师都发自内心地欢迎五洲四海的外国人来北大学习。通过8场宣讲和北京大学融媒体矩阵的32次全球直播,吸引了上千万人次观看。我意识到,这可能成为他们与中国、与北大结缘的起点。

“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在中国学习的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国的三个“独特”。在我看来,这也决定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毋庸置疑,北大是“三个独特”的绝好载体,而且北大的发展也都在践行着“独特”的理念,在为世界一流大学增添新的范式。

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一个“独特”是北大成就了我和“双奥之城”北京的缘分。北大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无限的可能。2008年,当我在王府井大街商场的大屏幕上与观众一起看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时,我多么希望可以在鸟巢现场感受奥运盛典。没想到的是,北大让我这个14年前的愿望在今年变成了现实。开幕式、闭幕式、赛事各项活动,志愿者、演职人员、观众等各种角色,我们留学生与数以万计的各国朋友在一起,大家心连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过上了别样而温暖的中国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包容多元、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都带给我深深的触动。

回到“怎么培养人”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教师队伍始终牵挂于心。在我看来,有了“大先生”,就会有“好学生”;有了“伯乐”,就会有“千里马”。老师是我们培养研究兴趣、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引导我们学会担起“为社会做有用的人”的责任。我的专业方向是国际传播,导师王维佳老师的培养与指导,使我对当代传媒的发展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如今,媒体已不单单是一个获取新闻的平台。它连接着社会万象,是一个多学科的集成。要呈现有深度的新闻,要透过新闻看本质,都必须要有丰厚的人文社科及理工农医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跨学科方式培养人才、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人才,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风向标。而在这方面,我们北大名师云集、学科齐全,内外部交流合作广泛,我相信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在传统语境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可能更多地侧重于中国学生。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学习14年的留学生,中国已经深深融入我的一切。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这么关心我们留学生,因此,我感觉这句话也是对我、对我们留学生说的。在新时代的中国,在这样的校园,我感到非常幸运并且充满了感激。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勉励,与中外师生朋友一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一起向未来,为做好国际传播、增进中外友好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