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29岁时,她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编者按:近年来,北大各级党组织领导有力,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北大新闻网特开设专栏,展示这些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以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本文为你讲述2020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刘颖的科研故事。

2013年,29岁的她来到北大

在燕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2019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同年,她登上首届“科学探索奖”的领奖台

在课堂与实验室之外

她的身影还活跃在各个“舞台”

合唱团里、长跑队伍中、科普镜头前

......

她是刘颖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

她爱学术,也爱生活

对待科研一丝不苟

对待生活满怀热情

今天,“不一样的科学家”专栏

带大家走近北大未来技术学院刘颖老师

一起体验“学霸女神”的精彩人生

01

生命太神奇,而我们知道的太少

刘颖从小就对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年幼的她喜欢观察蚂蚁搬家、分食,还爱读《十万个为什么》。在中学的实验课上,她第一次尝试从香蕉中提取DNA。神秘的基因,竟然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够获得,这令刘颖惊奇而又兴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从此,奇妙的自然在刘颖的心上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她逐渐认定自己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高考时,刘颖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坚定地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进入南大后,刘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在本科毕业后一定要继续深造,最终能够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

回顾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一路风霜雨雪,每当遭遇困境,本科时所设立的目标和方向,就像茫茫迷雾中的一座灯塔,给予她勇敢面对、不断前进的动力。

现如今再给我任何课本,我都能凭借着大学里培养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完成自学的过程。因此,就我个人的体验,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科毕业后,刘颖考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刘清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时,她大量吸收理论知识,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她真正开始进行操作和观察,从“理论学习”逐渐转向“科学探索”,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留学的前两年对于刘颖来说,辛苦而又幸福。起初,她不能完全听懂英文授课,于是就在上课时录音,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花两三个小时反复听录音,直到听懂为止。刚进实验室时,她不会做最基本的转化实验,就趁周末实验室没人时自己补课,遇到问题就向隔壁实验室的师兄求助。博士前两年刘颖做的几个课题都进展不顺,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将这个过程视作一份珍贵的经历。

我觉得它不是失败的结果,因为任何一个实验结果,即使它不符合你的心理预期,但它也告诉了你信息。如何对不符合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完成再一次的假设和实验设计,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我早一点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就早一点知道我的假设是不对的,就可以更早一点去找到真正对的结论。

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这条路,再辛苦也要坚持跑下去。”

这样的心态伴随着刘颖此后的科研生涯。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对生物这一领域的热爱也愈发浓厚。在这个领域做的越多,认识的越多,越发让她觉得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太少,原来有那么多我们无法解释和没有理解的问题。“生命太神奇,而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02

在北大,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在哈佛医学院跟加里•鲁弗肯(Gary Ruvkun)教授做博士后时,刘颖将线粒体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主要能量的细胞器,受损后极易引发神经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我认为这是一个契机,我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贡献。”刘颖陆续在《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业内的肯定。

在一次回国与朋友见面时,刘颖了解到北大的程和平教授也在做线粒体相关的工作,便在朋友的引荐下与程老师联系,并且在程老师的鼓励下,申请了北大的职位,从此与北大结缘。北大鼓励不同研究方向的自由探索和各个学科交叉融合,刘颖非常欣赏这样的科研体系,她喜欢与不同学科老师协同合作的研究氛围。北大能够给予年轻人充分的信任和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科研梦想,这让刘颖深感幸运。

29岁时,刘颖在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主要研究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理解每一个细胞内发生了什么事,对于理解整个生命体的运作至关重要,而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内部的状态又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的。刘颖的工作正是研究细胞如何感知变化,并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这一课题与一些常见的代谢疾病、衰老相关疾病和癌症都密切相关,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2018年,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奖励计划“科学探索奖”启动,该奖项每年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9个领域里,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45岁以下)进行资助,旨在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2019年,在北大工作近六年的刘颖凭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

这次获奖深深鼓励了刘颖,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希望进行更加大胆的探索。至少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我就会放弃那些能较快地发文章,但研究意义没有那么大的课题,而真正的去专注于一些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更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课题上。

2020年9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作为北大新工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北大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了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的人才队伍,并着手创建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

刘颖担任未来技术学院的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参与规划学院未来的科研方向。

相比于此前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现在的刘颖会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学院的未来方向和科研布局。她期待未来技术学院的成立,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与不同领域、背景的学者更好地合作,产出更多学科交叉的、更具原创性的成果;同时,她也希望今后能够基于自己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开发出创新药物,真正将理论推向实践,产出对人类有益的应用。

03

传递“好奇心”

在教学和科研以外,刘颖同样热衷于科普教育事业。

四年前,刘颖参与录制了一系列小学生命科学课和生活中的实验课。她在视频中带着小朋友和家长们做一些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就能实现的实验,比如用百合花和彩色墨水观察植物的吸水能力,也包括她中学时做过的那个让她坚定走上科研道路的DNA提取实验。

这系列视频至今仍常常被播放,刘颖偶尔会收到家长来信,向她分享孩子的学习热情,也会请教一些科学问题。这种被认可的感受令她备受鼓舞。

从去年开始,刘颖与媒体合作开展公益读书活动。在一次活动中,有小朋友直接问道:“现在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让刘颖意识到,现在的一些教育模式让小朋友失去了天生的好奇心,甚至读书也变得有些功利。这令她感到惋惜,也更加意识到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在她看来,“阅读和教育能养成一种远见,超越你的未见”,“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就几十年,只有通过读书才能看到不同的人生”。

于是,刘颖将在今年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去两堂课:一堂是阅读课,推荐一本书,讲讲阅读的好处;另一堂课是科普课,分享自己为什么选择从事科研走到今天,也让孩子们亲手实验,感受生命科学的神奇。

为了更好地连接起科学研究与大众,刘颖做了许多尝试。除了讲课之外,她还参与了科普书籍的翻译和审校,参加了《我中国少年》大型科普类节目的录制,尽其所能地影响更多人。

刘颖翻译或审校的科普读物

刘颖(左二)参加《我中国少年》节目录制

在做科普活动时,刘颖会注重谈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们感兴趣衰老,我就会和他们分享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衰老这个课题。”她希望能通过科普讲座让科学变得有温度,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大众更关注科学研究。

做科普这个事情,就是你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也许之后某一天它就会发芽,会开花,会结出果实。”

04

不一样?也一样!

科研中的刘颖严谨较真,要求学生非常严格;而在课余时间,她又像个亲切的邻家姐姐,喜欢和学生们聊八卦,偶尔聚餐吃饭、玩密室。刘颖的办公室精致而温馨,墙边的落地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上摆着憨态可掬的摆件,沙发边放着咖啡机和健身镜,柜子上放着香薰,追求学术与享受生活在这一方小天地融洽共存。

优秀的时间管理,使得刘颖能够兼顾繁忙的科研、行政事务与丰饶的个人生活。

每晚7点,刘颖会从实验室赶回家中,她的孩子在等着她。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为什么要让家人为我的工作买单?我希望他们有快乐的家庭生活,所以我只能努力提高效率、把事情做好。”

每晚睡觉前,她会给女儿读一会儿故事,然后静下心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她会读各种各样与科学毫无关系的书,沉浸其中,让自己彻底从工作中抽离出来。刘颖称这段时间是“给自己的灵魂充电”。充好电后,她又能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迎接新的一天。

刘颖爱好多多。她认为兴趣爱好对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是对生活很好的调剂。

从小就喜欢唱歌的刘颖参加了北京大学的教职工合唱团。每周固定的排练令她十分快乐,“我喜欢唱歌,也喜欢认识其他专业的人,这是一举两得。”作为合唱团的一员,她时常参加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一展歌喉。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刘颖穿着导师服为毕业生们演唱《燕园情》,以自己的方式赠与毕业生们临别祝福。

刘颖老师(右一)在毕业典礼上以歌声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刘颖老师(右二)参与演唱《北大红》庆祝建党百年

刘颖瘦削的身型在宽松雪白的实验服下常常看起来略显单薄,让人很难想象她已是一位经验颇丰的“马拉松老将”。

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时,刘颖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还偶而会参加马拉松。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波士顿有着浓厚的跑步氛围。创办于1897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她住在查尔斯河畔,每天从窗口眺望,都能看到沿河奔跑的人。那时科研任务很重,能聊得来的朋友又不多,跑步渐渐成了她减压的方式。

刘颖觉得,跑马拉松和做科研很像,时常是在和自己竞赛,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如今的刘颖很难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长跑,不过她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运动习惯。日常时间里,她经常想办法在办公室做些简单的锻炼;当学校里有长跑等体育活动时,她也会前去一展身手。

刘颖老师参加北京大学五四青春长跑

科研、教学、科普、家庭、文体爱好……刘颖是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在她看来,所谓“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她能做的就是选择做那些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而她所作出的各种选择也都是为了让自己在热爱的生命科学领域做得更好。

文体爱好能够强健身体、放松身心;教学和科普工作更能反哺科研。刘颖以自己在北大元培学院讲授生物化学课举例:“每年都要重新讲一遍教科书里的代谢生物化学知识,这一过程让我每年都把这些经典的知识再学一遍,有时甚至会为我自己研究细胞代谢带来启发,不断助力。”

今年5月份的时候,刘颖与获得科学探索奖的一批科学家一起走了两天的沙漠和戈壁。在沙漠里行走,她想起《一代宗师》的经典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于刘颖而言,科研是“见自己”的过程。她在科研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兴趣、目标,这给了她很强大的内在力量,让她觉得人生每一天都有意义。“见天地”是做科普和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因为她需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然后理解人生。而教育则是“见众生”,在理解了自己、感悟了人生之后,她将自己的所得所想传授给下一代的学生。

这三件事互相结合,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人物简介

刘颖,200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11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作为Helen Hay Whitney Fellow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底入职北京大学。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Founders' Award,西南医学中心研究生最高奖Nominata Award,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首届科学探索奖得主。现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29岁时,她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