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学工部
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向中美苏英同盟国代表签字投降。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缅怀昔日先烈,在北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工作部于9月2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共包括未名BBS一句话感言征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感言集赠送仪式,参观抗战胜利60周年主题展,专题座谈会四项。
9月2日上午9:00—9:18,北京大学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自豪胜利,奋发强国”为主题,在北大未名BBS“抗战胜利60周年” (Chinavictory)版举行了以“18分钟重温14年抗日史,1句感言续写60载强国梦”为题的一句话感言征集活动。选择9月2日9:00—9:18为活动时间,是因为这样的18分钟乃是世界史上的重大时刻。日本正式签字投降时间为1945年9月2日,其向中美苏英同盟国代表签字投降仪式具体过程为当日9:00—9:18,“918”又让人们想起日本1931年9月18日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的耻辱一幕;让人们想起1933年日本强迫民国政府和伪满通车,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时18分。因此,“918”三个数字对中华民族来说既意味着耻辱也意味着荣光,既意味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民族的开始也意味着其罪恶阴谋的破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祖国的青年一代,同学们有理由在心中记下这一时刻。
此次活动方案确定于8月29日,由于时间紧迫,活动秘书处积极策划,紧张筹备,在北大未名BBS和北大新闻网上展开大规模宣传,并在三角地等处悬挂活动海报,摆放展板,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到纪念抗战胜利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中来。虽然筹备和宣传时间有限,但是,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新颖、有效的宣传途径,活动受到了北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在9月2日上午9:00—9:18这短短18分钟内,100多名同学抒写了近200条感言,表达他们对抗日英雄的无限崇敬,抒发他们对抗战胜利的自豪之情,重温历史,展望未来。
当天下午1:00,北大师生代表在党委副书记张彦的带领下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赠送网络感言集。来自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的35名同学参加了该活动。赠送仪式由学工部副部长查晶主持。同学们首先在大型群雕《铜墙铁壁》前向英雄们敬献鲜花,并三鞠躬,以表敬意。接着,由外国语学院邢燕燕代表北大学子诵读致全国青年学生倡议书。仪式最后,张彦副书记代表我校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于延俊赠送《北京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网络感言集》。这本集子共包括近200条感言,全部来自上午的网络感言征集活动。其中,前两首感言由闵维方书记和许智宏校长亲笔题写。活动组委会共制作了两本感言集,作为档案材料,除现场赠送抗战纪念馆一份外,另一份留存北京大学档案馆,共同作为历史的见证。
闵书记题词
许校长题词
向英雄鞠躬致意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集体参观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随后参加了“不忘前车之鉴,立志成才报国”主题座谈会。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梁云祥副教授在座谈会上作了“战后中日关系基本脉络”的报告,将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谈了自己对当前中日关系的意见,认为两国在彼此相处时要抱有“与邻为善,共同繁荣”的心胸。同学们畅所欲言,结合梁教授的演讲和参观纪念馆的感受,纷纷发表自己对中日关系的看法。最后,查晶副部长向在座学生提出了“常怀忧患之心,不坠报国之志”的殷切希望。
此次系列纪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参与活动的同学,使全校学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充分达到了激励同学“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自豪胜利,奋发强国”的效果。并且,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京报等首都各大媒体都给与了特别的关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200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