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剧社重新诠释斯特林堡戏剧魅力

“飞翔吧,自由地飞翔吧!”陌生人登上楼梯,一只手缓缓向前伸出。音乐安静地流淌,灯光亮了起来,掌声也跟着响了起来。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朋友们纷纷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与参与演出的学生亲切地握手祝贺,10月19日晚的北大二体篮球场成为了一片戏剧的海洋。 
这是“2005——斯特林堡在中国”活动在北大的第一天。斯特林堡(1849-1912)是瑞典王国国宝级的艺术大师,是小说家,更是先锋派戏剧的鼻祖。他曾深刻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先锋派剧作家,其中包括美国的尤金·奥尼尔、爱尔兰的萨缪·贝克特、法国的阿尔伯特·卡莫斯等人,同时他在语言学、哲学、宗教、绘画、医学等方面也有渊博知识。这次活动由北大世界文学所与瑞典大使馆共同举办,旨在推进中瑞文化交流,在经过一整天严肃的学术讨论之后,北大剧社的同学们又为大家献上了一出精彩纷呈的名剧——《被焚毁的庭院》。

据该剧导演段喆卿介绍,这个本子还是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后演出,因此比通常选用的剧本《朱丽亚小姐》有更大的难度,导演本人在诠释的过程中也难免有误读的存在。然而从演出的效果,马悦然教授等专家的评价来看,本次演出是相当成功的。包括现场的舞美设计,比如以钢铁伞骨栓以浸泡着各色花朵的水袋来象征苹果树,以水缸中残破的书页相框来表示废墟中残留的物事,这样的安排不能不说是别具匠心的。

这出戏剧讲述的是一个离开家乡三十年的老人回到故里,一步步揭露出他原先的兄弟、亲属、邻居同学们丑陋面目的故事。剧情的叙述围绕着庭院的一场火灾展开:开始的时候大家各自怀疑着纵火犯的身份,随着陌生人的到来与其兄弟的针锋相对,废墟开始一点点变得清晰明朗,展露出数十年前发生的所有往事——体面的染坊一家竟是走私犯的身份,他们染洗棉絮是为了不让人看出走私的本质,他们引以为豪的昂贵的紫檀木家俱不过是虚伪的仅值2000元的赝品,一切都是染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弟弟发现了这一切,他带着愤怒离开然后又回来要与这带给了他羞辱的一切做个了结,而哥哥却仍然蒙在鼓里或者不愿意承认还试图通过火灾的保险谋一笔巨款以摆脱家况愈下的困窘。结果自然是阴谋没有能够得逞,哥哥咆哮着在废墟中走向终结,而弟弟却得以离开,开始新的航程。

这样的隐喻与象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斯特林堡的短篇小说《半张纸》。在小说里小小一张纸头承载了两年的悲欢,而在剧中,废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陌生人每淘出一样物事,开始讲述它的故事,长达数十年的历史便在这平面之上具像起来丰富起来。斯特林堡一字一字地挖掘内心深处的忏悔与痛苦,愤怒与无奈,每一字都直指人们的心灵。在他的作品里对人世间的虚伪、欺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比尖锐的讽刺,然而即使剥离了他的宗教改革、有关社会进步的进化论心理学观点的背景,单纯的来看待他对于灵魂对于生命的解剖与拷问,他在此之上隐藏的一种对于世界的怜悯,一种暗自的悲伤,这仍然是他跨越一百年历史跨越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神州大地的数万英里距离之后还会深深打动我们的心灵最重要的原因。就像莫言和李锐老师说的那样,斯特林堡是不朽的,艺术是不朽的!

来自北欧冰国的火焰正在点燃着古老中国文化的激情,就拿斯图尔阿兰教授的话做结吧:let the fire burn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