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专家未雨绸缪:中国能否避免“奥林匹克现象”?

在17日下午的史学分论坛的讨论中,北京大学宋成有教授以《战后东北亚经济开发进程与“奥林匹克现象”》为题作了报告。他用日本与韩国的例子,总结了东亚国家举办奥运会后出现的一些共同特点。

宋教授认为这两个国家“以申办奥运作为展现国家成就的机会”,“确实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国内矛盾逐渐积累,都在9年后爆发了经济危机”,“在危机过后政府采取了新战略,国民经济又迈上了新台阶。”他称这四点为“奥林匹克现象”

宋成有教授指出,中国和这两个国家同处一个文化圈中,他们的经验对将在三年后举办奥运会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对中国能否避免“奥林匹克现象”,宋教授充满信心,他说:“只要我们小心处理,这也许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他提出应该“反思经济增长模式,避免过分依靠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生产模式”,“注重外贸和内需的平衡,不要过分依赖外贸。”他还强调:“国民心态也要进行反思,不要过多地把国家荣辱与一场体育赛事相联系,这是不健康的心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