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访国家级精品课得主吴慰慈教授

采访前,和吴老师约好,3月6日下午两点钟在信息管理系办公楼三院见面。出于礼貌,我们提前了一刻钟。谁知,到那里的时候,发现他早就到了。

真是应了他名字中的那个“慈”字。初见吴老,他身上洋溢的儒雅之风,眉宇间透露的和蔼慈祥,马上消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v:imagedata


 (摄影:宣杨燕)

   
“文弱书生”的体育爱好

“人生七十古来稀”。头发花白的吴老师如今虚岁七十,但言谈举止间,却怎么都看不出半点“古稀”的意思。

吴老师笑了:“别看我外表上像个文弱书生,其实身体好得很。年轻的时候,我就非常热爱两类运动:篮球和乒乓球。上中学时,我是校篮球队的主力。1957年考上北大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系前身),我加入了系篮球队,打的是右边锋,投篮很准。”此外,他的乒乓球也很不错,中学时经常参加比赛,还是国家三级运动员。

吴老师说,有了好的身体,精力才充沛,工作起来能够更好地投入。

“现在上了年纪,不再打篮球,也不打乒乓球。前些年自己骑骑自行车,现在改散步了。如果没有打车,从家里步行15分钟到公交车站,下车后再步行15分钟到院里,一天来回至少也走了1个小时。这也是一种锻炼啊。”

体育之外,吴老师最喜欢的就是音乐了。“我也有一个mp3,平时没事就听听音乐。我喜欢听《红色娘子军》,每次一听就很振奋,特别提神。有时也爱听听流行音乐。”

幼年失怙,奋发成才

1937年夏天,吴慰慈出生在安徽枞阳县。枞阳在解放前隶属于旧桐城。“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这里的桐城包括今天的枞阳。生于斯,长于斯的吴慰慈,耳濡目染。他的成长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

吴慰慈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员,教授英语,后来还在大学教过课。可是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在他三岁那年,却遇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父亲溘然长逝。 “因为太小,我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子。”吴老师的声音低下去。从此,母亲带着小小的吴慰慈艰难度日。

也许正是生活的遭遇,磨练了他的意志,从小吴慰慈就格外懂事。他刻苦求学,发愤读书,又加上天生聪颖,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那时候常常交不起学费。上中学后,因为学校离家20多华里,所以寄宿在校。我的生活费一个月6块钱,根本见不到肉。”

但吴慰慈坚信,通过自己的勤奋一定会改变命运。“我们早上3点钟就起来,在菜油灯下读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的英语。所以中学时我的英语一直第一。然后才去吃早饭,接着是一天的课程和晚自习。不过我们学校管得很严,晚上10点钟必须睡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吴慰慈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那一年,枞阳县考上北大的就他一个人。为此,县长特地祝贺他“为家乡争了光”。

一切都要自立自强

吴慰慈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现在信息管理系的前身。图书馆学系成立于1947年,由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文献学家王重民开创。

吴老师说:“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因为自己很喜欢读书,觉得将来要是能在图书馆工作,看书会很方便。”没想到,与图书馆学的缘分来得如此自然,这自然的一牵手,便是一辈子。

年轻的学子,徜徉于美丽的燕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多考验。1957-1961年,中华大地多灾多难。“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四清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人祸加天灾,本该平静的校园风波不断。

“那时候我们要下乡劳动改造,相当于你们现在的社会实践——不过这两者不一样。学习时间受到挤占,我便想方设法挤时间学习。外语学的是俄文,常常自己找些苏联的专业文章来读。我很努力勤奋,可是有时却受到批评。”吴老师笑着说,“不过,我有一股劲头,想干一件事非干到底,不干好不罢休。”

正是凭着这股子“不罢休”的劲头,吴老师孜孜以求,在图书馆学领域成绩斐然。他先后出版了《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等10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编撰,担任其中“图书馆学综合分支”副主编,是其主要撰稿人。

作为一名执教四十余年的教师,吴老师更是桃李满天下。虽然从1994年起他就不带硕士生,但还是培养了26名硕士,十多名博士。现在他还带着8名博士生,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吴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他还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如果有优秀的论文,我们会帮着推荐给相关学术期刊”。

在教育子女方面,吴老师秉承的理念是“一切都要自立自强”。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国际关系学院),后来到美国留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定居美国;二女儿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现在中国建设银行下属的一个基金公司工作。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可喜的成绩。谈到对孩子的培养,吴老师有自己的“育儿经”——“一切都要自立自强”。“孩子们也都很懂事,不用大人操心。另外,当时住在校内21楼,女儿的成长得益于北大,是这里良好的氛围造就了她们。”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古人又说近朱者赤。北大这座精神圣殿默默地滋养过又正在滋养着多少灵魂!

精品课——集体的努力和智慧
   
说到精品课,吴老师坦言“非常不容易”。

“这是教学小组的集体成果,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作为基础理论课程,自图书馆系开创之初便有这门课。数十年来,刘国钧、舒翼晕、周文骏、张树华、吴慰慈、刘兹恒、张广钦、张久珍等都讲授过这门课,始终保持很高的教学水平。

“我们这个团队很团结很努力,合作非常默契。遇到问题都是集体讨论解决。讲稿每年都有变化,为的是将学科前沿的东西尽快介绍给学生。我们也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吴老师总结道。


针对社会上流传的“传统图书馆将来会被数字图书馆取代”,吴老师认为这不可能。“传统图书馆比起数字图书馆来还有一个保存功能,这是无法取代的。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之间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并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新的手段,它尤其体现在检索的便捷方面。”

结语

吴老师平时喜欢经常看看西方哲学类的书。“我们那个时代,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模式都是单一的。多看看不同的书,思维才能发散,思想才会更深,思路才会更开阔。现在这个时代需要这种人。”

“在已经建立的科学门类之间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创造骄人的成绩;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控制论专家维纳(N.Wiener)的这句话也是吴老师四十多年的体会。“启迪智慧,推进创新”则是他这么多年来的座右铭。

相关链接: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图书馆学概论
http://www.im.pku.edu.cn/jpk/index.htm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