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9 信息来源: 供稿:通讯员 商伟
5月6日晚7:30,大型豫剧、音乐报告剧《洪战辉》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该剧由河南省周口市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豫剧一团主演,集中反映洪战辉少年、高中直至大学各个阶段的成长历程。
该剧创作推出后,在河南省内巡回演出,反响强烈,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此次进京演出是为了进一步宣传、弘扬洪战辉精神,推动洪战辉精神走向全社会。届时,广大同学将接受一次生动的人生观教育。
洪战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家住河南周口的他曾有着幸福和快乐的童年。12岁那年,家庭的变故使年幼的洪战辉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的重任,照顾精神病的父亲、抚养年幼的弟弟和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考上高中后,带着“小不点”妹妹到县城上学。其间,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卖文具、捡破烂、打小工贴补学费和家用。2003年,洪战辉考入怀化学院后,又把妹妹接到怀化,并安排她入校读书。
在日记中,洪战辉写到:“我会坚持,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责任,不但对自己、对家庭,还有对社会。只是默默地走,不愿放弃。”正是一份永不言弃的责任让他支撑住并逐渐成熟起来:几度面临辍学,他没有放弃,而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艰难的维持着妹妹的生活、父亲的疾病,自己的学业。
洪战辉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1月15日,洪战辉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感动中国”人物,在评奖委员会给出的颁奖辞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 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地区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豫剧作品深受全国观众喜爱。
豫剧《洪战辉》走进校园,就是让当代大学生能通过艺术形象近距离地感触到洪战辉自强不息、逆境拼搏的精神,鼓励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自我成才、报效社会指引道路。
据悉,5月6日当天,该剧还将在全国政协礼堂进行公演。
编辑:尧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