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蜡染艺术展走进北大

5月8日至10日,“神秘夜郎,多彩贵州”贵州苗族蜡染艺术展在北大三角地亮相。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的苗族蜡染吸引了不少北大师生的眼光。

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制作精细讲究。苗家工匠用蜡刀蘸熔蜡绘画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风格独特、素雅美观,常用来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千百年来,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就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开始了蜡染制作。蜡染在贵州分布很广,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的妇女几乎都能自绘自染。她们用最优美的蜡染纹样来制作婚礼和节日的盛装,姑娘们并用她们精心制作的蜡染纹样,表示她们的聪明才干,博得人们的赞赏。蜡染图案极其丰富。有的取材于山间的野花、丛林里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从风格上看有的豪放活泼,有的绮丽工整,有的清净素雅。少数民族妇女几乎个个都是艺术家,一把蜡刀就是她们的画笔,其精湛的技艺和想象力令人赞叹不已。此次在北大展出的苗族蜡染全部来自素有中国“蜡染之乡”美誉的贵州安顺,让北大师生大饱眼福。

在展览的过程中,不少师生被精美的蜡染所吸引,纷纷向负责展出的同学们了解关于蜡染的制作工艺。

此次活动是北京大学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在贵州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办的,得到了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展览目的在于通过蜡染的实物现场展示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到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艺术。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