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1 信息来源: 供稿:深圳研究生院
金秋的南国,丹桂飘香;十月的校园,激情飞扬。
10月28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迎来了她五周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一个难忘的日子,大红的标语,招展的彩旗,构成了节日里独特的色调。在欢声笑语中,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就是身着红色T恤,面带灿烂的笑容的志愿者们。从筹备,到接待,再到会务阶段,他们任劳任怨,以饱满的热情和和积极的态度保证了此次院庆活动的顺利开展。
登 记
“您好,你是参加北大校友会的吗?”一位志愿者微笑着跑过去,向一位刚下车的长者问道。
“是啊”
“请问您是毕业于哪个院系的?……请您这边签名……”志愿者把长者引到一个桌旁。
长者翻了翻桌子上签名录,凝视良久,似乎有一个名字触动了他什么。他凝思半晌,良久,指着一个姓名问道,“他来了?他现在那里?”
“好像在那里”。一位志愿者说着,指向另一位在旁边正欣赏校园景色的长者…
登记让许多北大的老校友们感慨颇多,勾起了他们许多记忆。也许,他们又想到了当年的岁月,当年的北大人……
交 流
“您是法学院的吧,这边请,法学院的校友都在模拟法庭聚集。”当他们走进模拟法庭的时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面对久别的老友,面对当年的师长,校友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自己的经历,对老师的怀念,对同学的思念,一瞬间,温情溢满了偌大一个房间。大家都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曾经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曾经寝室夜话时的唇枪舌剑……
“哈哈,你还记得当年你暗恋一个女孩子,整整四年都没向她表达不?要不是我在毕业晚会的时候把你灌醉,给你壮胆,她现在都还不知道你爱过她呢。”
“你还说,要不是你,我那天也不会出丑了,害得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唱了一首《明明爱你》。不过话说回来,还真的谢谢你,藏了四年的感情终于吐出来了--尽管太迟,毕竟说出来了,心里也就痛快了。”
“你现在工作怎么样,现在工作学习顺利吧”
“还好,不过就是有时挺想念曾经的老同学的。我觉得常开开校友会,让大家聚聚挺好的。”
正在就读的师弟师妹们也趁着这个机会,向自己仰慕的师兄师姐们讨教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上的,学术上的,只要不懂,就大胆的问。他们这些大师兄大师姐们也乐于解答。特别是03届毕业的吴计政师兄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他在学校的种种事迹让各位师弟师妹们钦佩不已。他的学习方法,他的人生态度,都成了大家追问的问题。
一位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铄的老人顿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校友,已经84岁了,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转了5次车。现在终于找到了学校,尽管旅途已经十分劳累,但是回到南国的母校,他似乎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也忘记了疲劳,他向他的小师弟师妹们讲述着老北大,老西南联大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讲到他曾经的同学杨振宁,邓稼先,讲到北大老师在西南联大时期的种种轶事。大家都摒住呼吸,侧耳倾听,跟随他的故事回到了哪个学术辉煌的年代。他的这种对母校深沉的感情,这种不顾年高不远千里“回母校来看看”的举动,也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漫步校园
大家来到这个只有五年的学校,感觉是那么的新奇。真让人不敢相信,这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高楼幢幢的校园竟然建设至今只有五年??短短的五年。大家不得不佩服北大人的精神与毅力。看着母校在深圳发展迅速,校友们无不感慨万分,激动不已。在深圳,他们又有了一个精神寄托,在深圳,他们又可很近的常回家看看。漫步在色彩明艳的“园林式”校园里,依偎在沙河的栏杆上凭目远眺,倾听着会议中心传来的悠扬歌声,欣赏着规模宏大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楼,感受着蓬勃的学子朝气。大家都感到,这不是在北京的北大,它比北京的北大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它又是北京的北大,它有这北大的传统,它继承了北大的精神,它身上流的是北大的血……是啊,母校发展了,深研院使他们同样感受到了北大的气息,感受到了北大的朝气。五年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母校的希望,他们有理由相信,北大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不远。但愿母校更加美好!
话 别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重温着母校的温情,追忆着曾经的岁月,似乎还有许多的话没说,还有许多的情没诉,而暮色已经低垂。 “夜深深,话轻轻,最怕一声汽笛声”,道一声珍重,祝一句平安。岁月沧桑,日复一日,可北大校友心中有一份不变的情,一份不变的心。愿母校更加美好,愿南国燕园的明天更加灿--这是我们,所有北大人的心愿。
志愿者心声
其实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是辛苦的,完成任务后却是开心的.最初没有想过在工作中会得到的收获,但是有了真实的体会,更加体会到了奉献的喜悦。虽然我很累,但并不觉得后悔。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Give is better than receive”。 (胡东波)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是愉悦的,兴奋的。虽然我们有手忙脚乱的时候,我们的服务还不是很完善,但想到自己能做一点事情,依然由衷地开心。(黄婷婷)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北京大学,我们就永远是亲兄弟姐妹!(卢志成)
(深圳研究生院报记者:李世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