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音乐的对话”——台湾民谣之父巡演首站北大受欢迎

高亢的嗓音伴着哀惋缠绵的箫声,带着卑南族祖先特有的音律,划破屏息期待的空气。

全场渐渐暗了下来,大屏幕上打出两行字——

“这个时代有一个诗人浪子/他将梦想倾注于钢琴和梦想的交汇”

灯光亮起,一位白发老人坐在钢琴前,用指尖奏响着一段唯美的钢琴曲。

他,被形容“只要一开口,全世界都要沉默。”

他就是被称为台湾原住民民谣之父、以“唱自己的歌”为主题的校园民歌运动的“活化石”、台湾原住民民主运动领袖的胡德夫。2005年,55岁的他发表第一张专辑《匆匆》,06年被冠予最佳国语男歌手,最佳民谣艺人的称号,并以6项台湾金曲奖的提名超过周杰伦。

5月22日晚,胡德夫带领着华语界唯一的一个传播台湾民谣的歌唱组织“野火乐集”来到了“台湾民谣高校巡演的首站”——北京大学,与大陆朋友进行“两岸音乐的对话、文化心声的交流”,为这个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夜泼下了一抹让人留连忘返、无法忘怀的记忆。

演出的前半部分,胡德夫以自弹自唱的形式演唱了专辑的同名曲《匆匆》、大学时代第一次演唱的家乡民谣《美丽的稻穗》、第一首原创作品《牛背上的小孩儿》、于香港回归前创作的作品《最最遥远的路》、根据卑南族民谣整理的《太平洋》以及伴随自己长大的《太平洋的风》等歌曲。这些歌曲充满了台东地区浓重的土地气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再加上他不加修饰、沧桑而真实的歌喉,有一种独有的悲壮和苍凉味道。

<v:imagedata

忘我的演奏

坐在钢琴前,胡德夫一边讲述着自己歌曲创作的心路历程,一边唱着自己的心声,是那样的随意,那样的唯美,仿佛生命中只有民谣音乐和民族感情的碰撞和升华。无论是歌声还是心声,都拥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在演出的后半部分,五个年轻人成为了舞台的主角:声音清朗的女孩儿阿美族的小美、“拥有部落老人腔调”并给胡德夫以人生启迪的卢皆兴、融合原住民谣与现代元素的音乐创作人陈世川、拥有山峰般高度的歌声和母亲怀抱般性格的阿美族小伙哈尼和演唱国语歌曲的阳光青年陈永龙。他们轮流做主唱,展示自己的特长,而伴奏的乐器也颇具民族特色。跳跃的节奏、动人的旋律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观众合着节拍点着脚、摇着头,手拍着、心醉着……

在胡德夫的心中,这群台上表演的俊男靓女们“是一群几年来让我不再孤独的年轻人”。正所谓“知音难觅,知己难寻”,他们带着对于原住民谣的热爱、对于音乐的共同梦想一起合唱《美哉今夜(fangzalay)》和阿美族民歌《standing on my land》,随后现场响起了长达一分钟的掌声。末了,他们以一首李双泽的代表作《美丽岛》将整个演出的气氛推向最高潮并准备谢幕。

<v:imagedata

胡德夫和年轻演员们

然而,意犹未尽的观众们的热情淹没了整个演出厅,掌声和欢呼声持续地响着不停。就这样,胡德夫和野火乐集的歌手们再次被拥上舞台,一连再加唱了两首歌。“我们要一起为你们鼓掌!”胡德夫最后激动地说。
   
    距离阻隔不了文化的共鸣,语言障蔽不了音乐的对话,时光淡化不了心灵的交流。在北京大学,一切都得到证实——这是“两岸音乐的对话”,这是“音乐文化的交流”。

本次巡演是由北大现代音乐社与清华美院750工作室共同主办的。据悉,北京大学的首场巡演是胡德夫和野火乐集在大陆的第二次演出,下一站巡演将于本月27日在上海举行。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