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教授北大演讲:中国软实力的崛起

12月14日下午,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 奈教授在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办演讲会,主题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演讲会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主持。

“软实力即一个国家通过内在吸引力在国际上获得其渴望的利益”,约瑟夫•奈教授阐释了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军事政策与文化吸引力三层内容。他认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建设成就、改善国际形象三个方面,并驳斥了“中国软实力的上升会成为威胁”这一观点。

<v:imagedata

在演讲中,约瑟夫•奈教授从国际层面探讨了软实力的意义,并将中美近年软实力进行了对比。他指出,“软实力”并非强国专利,全世界各国都有能力拥有并展现自己丰富的“软实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软实力比武力压迫的方式文明得多,也持久得多。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建设成就、改善国际形象三方面。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因神秘而令世界向往,而近年来中国的现代流行文化也风靡全球。因此,政府现在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已在海外开办超过200所“孔子学院”;另一方面也充分抓住奥运会等契机,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风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而我们“改革开放”的独特发展模式对拉美、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着强大吸引力;最后,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调整对外政策,以一种更友好、温和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打交道,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不断改善。但同时,约瑟夫•奈教授指出,“软实力”既依靠一国的内部底蕴,也依靠一国的开放程度。中国若想在今后使“软实力”更上一层楼,还必须提高开放度,更积极地融入国际体系中。

对于“中国软实力的上升会成为威胁”这一当今较为流行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中国在强大的同时,将这种“软实力”应用于国际合作领域,使其越来越开放、友善,那么不仅将有助于更多环球大事的顺利解决,而且会使得中美走出“安全困境”。

讲座结束后,一位同学表示,通过与约瑟夫•奈教授的交流,他不仅从国际知名学者那里汲取了对“软实力”的鲜明认识,也加深了对中国“软实力”的进一步了解与思考。

 

编辑:赵琬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