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12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多功能厅正式揭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为中心揭牌并发表讲话。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出席揭牌仪式。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全国省级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揭牌仪式。

<v:imagedata

许智宏说,人工影响天气是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促进农业、林业和水利等生产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大气水循环和人工影响天气是发展中的科学技术,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能力的差距。而减小这种差距的最佳途径是加强科学研究。因此,建立北京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此带动全国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无疑对全面提高我国在大气水资源开发与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科技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将加强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大学的联系和沟通,可以更快地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服务社会。
   
    郑国光说,北京大学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是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希望联合研究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云物理化学、空中水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联合研究,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提高我国气象相关业务的科技水平,共同建立与业务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训体系,为我国相关气象业务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共同组织提出和申请相关领域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郑国光强调,建立联合中心的目的是加强局校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此带动全国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构建气象科技支撑创新体系,对全面提高我国在大气水资源开发与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科技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联合中心将围绕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国家需求,定位于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云物理学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理论,充分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双方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我国大气水循环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二是针对气象业务需求,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充分发挥各自对外交流的优势,建设国际先进、设备优良的云物理学室内实验室,构建国际一流的大气水循环和人工影响天气(尤其是云物理学)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