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信息来源: 党委组织部
培养教师参与管理的热情和从事管理的能力,是北京大学第1期中青年骨干研修班的主旨。为了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学员的研究视野和管理思路,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在江苏省无锡市委组织部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研修班学员于2009年4月23日-25日在无锡市开展了实践性的现场教学活动。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力平、张庆东带队参加。
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学员们分别从政府公共服务、企业管理模式、高新园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获得了新鲜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无锡市委党校合影
在参观考察江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现场,学员们站在服务大厅内,看到井然有序的服务柜台、清晰明确的标识引导、礼貌热情的工作人员和从容高效的服务秩序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由衷的赞叹。听取负责人对运作模式和服务项目的介绍后,学员们为中心“变开门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原则服务为创新服务”的实践而感到激动和兴奋。有的学员表示,这样的服务理念和机制也是高校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也适用于学校为广大师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广阔实践。
江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现场教学
学员们在无锡新区考察了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观摩了最新的高科技环保型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参观了核心的生产线,真切地体会到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怎样才能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怎样才能服务社会、赢得市场。在无锡(国家)软件创业园的矽鼎科技有限公司里,学员们与美国硅谷归国创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多角度的访谈,感受到了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高新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无锡市530创业人才计划等人才战略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江阴市新桥镇,学员们走进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海澜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参观了流水线生产的科学分工和精细管理,听取了对海澜集团企业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的介绍,看到了企业管理是怎样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现场教学
与此同时,无锡新区管委会介绍了新区的发展历程、经济运行状态和管理模式,无锡(国家)软件创业园的负责人介绍了园区的功能规划、人才引进和发展战略。从而,学员们对坚持经济国际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应用研发为主导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有了相对宏观的认识,对政府全力创造园(新)区发展环境、强势推进园(新)区发展的经济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无锡新区管委会现场教学
作为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就的重要内容,学员们在新桥镇参观了生态园林型的现代可持续农业示范基地——阳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位于华士镇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学员们参观了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华西村发展史图片展,深切地感受了“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在民族宫的大礼堂内,华西村年逾80的老书记吴仁宝充满激情地介绍了华西村的“创业发展”历程,现实地解读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独具特色、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员们不时为老书记的精彩报告热烈鼓掌,老书记的精辟观点则成为学员们在返程火车上的讨论话题。
华西金塔合影
作为无锡市“7+1”合作院校的一员,北京大学已经与无锡市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关系。让地方发展需求与学员研究特长相对接,也是此次现场教学活动的一个初衷。利用参观考察和实地观摩的间隙,学员们与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无锡新区组织人事部门、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了区政府产学研合作的需求,介绍了各自的研究特长。这次时间并不长的座谈会,却让学员们对于怎样把社会和地方的需求融入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之中,怎样让自己的研究特长更大程度地“服务国家战略”有了真切的触动。在与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的企业代表座谈时,学员们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就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实践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学员们与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和无锡新区组织人事部门、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座谈
现场教学期间,学员们还考察了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尽管行程安排得有些紧张,学员们还是感到:从中关村到华西村,是一次文化精神和管理理念之旅。他们也表示,从华西村回到中关村,将是融合实践和服务社会之路的新起点。
编辑:云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