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0 信息来源: 团委
胡超,北京大学法学院06级本科生,现任北京大学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曾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志愿者工作。在校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综合表现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北京大学方正奖学金、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单项奖、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单项奖,被评为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北京大学优秀团干部、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团员。
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律》里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在很多人眼里,学术与社会活动是两个矛盾冲突的概念,顾此必然失彼,而他却二者兼得,享受其中,游刃有余。在社会活动中,他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里,他大量结合社会活动经验,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美丽的燕园,他写下了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他就是北京大学法学院06级本科生胡超。
鱼和熊掌,二者得兼
学业与学生工作往往被看作鱼和熊掌,很多人为此焦头烂额却还是顾此失彼、无法兼得。然而,在胡超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的背后,是他本专业以及经济学双学位令人艳羡的GPA。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一名好的学生干部不仅应该在社会活动中力争上游,还应在学业上保持优秀。用心参与学生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为学习提供大量新的思路和方法。学术和社会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督促我们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这对于学业、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因为承担了较多的学生工作,胡超非常注重学习方法,“对于法学院的同学,真正需要掌握的是法的原则和精神,单记法条是毫无用处的。”
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给胡超以生活的灵感,大量的学生工作经历在个人成长方面也对胡超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学生工作为我搭建了一个锻炼和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使我多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活动中,我的表达、逻辑思维、组织协调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文书材料的写作和编撰也培养了我在这方面的技能,这些对于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让我们提前锻炼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帮助我们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立足社会,长于实践
2009年2月到6月,胡超所在的团队作为一件遗产纠纷案的被上诉人诉讼代理人,参与了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出庭。对于当年的情景,胡超仍然记忆犹新:“这是我们接手的第一桩案子,对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而我们则是一群只有书本知识的学生,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在潜意识里,我们知道这不再是一次模拟,如果输了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面子,更是当事人的利益。所以我们压力更大,考虑的会更多。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辩论中尽量不出现失误,并针对对方的弱点进行反击。这样的实践虽然紧张,却很能锻炼人。我们感到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更加丰富。”
作为北京大学法律诊所的一员,胡超还曾为咨询者提供义务的法律咨询。在咨询过程中,胡超感触良多:“我看到了一些中国法制不足的地方,感到中国的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我觉到,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肩上担着一份责任,应该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社会实践不仅提高了胡超的个人能力,更拓宽了他的眼界,让他产生了一份属于北大学子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晓然就这样评价胡超:“他具有很高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效率,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他从不逃避责任,总是会安排好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2008年,胡超担任北京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苏南分团团长,负责活动前期的沟通和联系。由于与当地相关部门一直联系不上,行程被一再推迟。在与团委老师和团队成员们及时沟通之后,实践地改在了南京、苏州、镇江,并最终出色完成实践任务。这次小小的挫折让胡超明白了在处理紧急状况时变通能力的重要性。在第29届奥运会期间,他更是得到了难得的磨砺。“在志愿活动中,我们有大量接触观众的机会,遇到过很多突发情况。这对我们的应急能力是一个锻炼。比如,在某场比赛中,有一个观众连续两次泼洒饮料,引起了小范围观众的不满,这个时候就需要志愿者及时处理。这些情况都是对我们能力和智慧的考验。”胡超说道。大量的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胡超的组织、领导能力,屡次的突发事件增强了他处理危机时冷静、果断的素质。这些宝贵的经历使他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为他的人生积聚了巨大的财富。
心怀北大,报效国家
人们常称在北大求学的人为“北大学子”,美丽的未名湖给北大学子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当谈到对于母校的感情时,胡超不无感慨:“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很深北大情结的人,在当年选择学校时,我很坚决的选择了北大。作为一名北大人,我有很强的荣誉感。在111年的历程中,北大曾多次引领时代的潮流,从来没有一所学校能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人们认为,北大学生是中国新一代优秀青年的代表,北大学生的话语往往代表了中国大学生的声音。因此,作为一名北大学生,‘北大’二字不仅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在社会赋予的压力和荣誉面前,我们要摆清自己的定位。既然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和历史的舞台上,我们就要对祖国和人民有个交代,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北大乃至国家的形象联系起来。做到无愧于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胡超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本科毕业之后,胡超将奔赴祖国西部支教一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北大青年的代表,为祖国的西部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提到在北大团委三年多的工作经历,胡超感慨颇深:“可能很多不了解的同学会认为,团委的工作枯燥乏味,没有意思。其实,团委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我在团委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也相互感动着。有很多同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原校团委组织部干事、现任经济学院学生会主席刘铠维就告诉记者,胡超总是授人以渔,传给了他们很多宝贵的经验,有序地安排人员工作,并为他们积极提供机会。正是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于组织的归属感支撑着胡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在采访中,记者总会感受到胡超身上的一种不张扬的人格魅力。邻桌的一声“超哥”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人感到他是如此亲切、平易近人,与记者之前设想的严肃的法律人形象大相径庭。学习上踏实奋进,工作上勤勤恳恳,在北大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胡超已经建立了自己清晰的人生坐标,写下了多彩的人生轨迹,并获得了高质量的累累果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把凡事都努力做到最好的胡超,一定会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一定会在不久的未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的天空。
编辑:云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