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陈丹璐
11月26日这天,在“微薄之盐”这个享有盛名的民谣、独立音乐演出场所门口,一块写有“高姗生日音乐专场”的宣传黑板迎来了高姗和她的朋友们。
高姗,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大一女生,在她19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为朋友们献上了一个关于青春与梦想的音乐之夜。
“生日专场的效果非常好,高姗的表演可以说是收放自如,我想她已经完全可以承担小型演唱会的演出了。”高姗中学时代好友、曾任人大附中电视台台长的孙一凡这样评价当晚的演出。12首演唱曲目,8首自己的原创作品,两个小时的总时长,独立完成的组织策划,举办音乐专场了高姗长久以来的梦想。几十位朋友、同学和乐迷共同见证了这个梦想的美丽绽放。
当晚有许多亮点令人印象深刻。一首古筝与吉他共同伴奏的原创歌曲将她对江南故乡的想念与在音乐上的大胆独创表现得淋漓尽致。伴着另一首在高姗的母校广为流传的原创歌曲《飞鱼》的旋律,听众们在印有飞鱼的彩纸上写下自己的理想。这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小互动诠释了这首歌的内涵。音乐会后,高姗把这些纸片贴在了我房间的墙上,“我看到它们时就有深深地感动与希望”。
回顾高姗的音乐旅程,儿时曾接受过电子琴、古筝与合唱训练的她注定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初二那年,校园歌手比赛为高姗搭建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起初高姗还会显露出一丝的羞涩与紧张,然而初次登台就以富有表现力的演唱给当时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年前的摩登天空音乐节上,一个念头开始在心间生根、发芽——“我要组成自己的乐队”。当时,作为音乐爱好者的高姗站在炫目的舞台下,被音乐的魅力深深感染。这此音乐节对于高姗不仅是狂欢的音乐盛宴,更是音乐梦想的起点。
高姗没有让梦想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对音乐的热爱使她用不懈的追求浇灌梦想之花。此后,她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一些校际比赛中崭露头角,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舞台演唱经验。
业余时间,她开始尝试独立创作。在母校人大附中的学生电影节中,她为多部参赛电影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曲。在电影节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她以获奖电影主题曲制作人的身份登台演出。在典礼现场的刘彭芝校长盛赞“小姑娘就像歌星一样”。
这一步步的脚印看似顺理成章,却包含着她对音乐不凡的热爱与执着。高姗说:“我比较看重兴趣,而不是一些功利的目的。”她将别人用来学习、搞竞赛、准备高考与出国的时间都留给纯粹属于兴趣的音乐。
起初,音乐乖乖女高珊的“不务正业”引来了父母的强烈反对,高姗还能清楚地回忆起他们的误解与不满:“爸爸会生气的指着我的头说我不知道做音乐的都是些什么人。”高姗也想做一个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但她没有因为那些“好孩子该做的正经事”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她将委屈与矛盾化为做音乐的动力,最终,用音乐上的成绩赢得了家长的感动与理解。
高姗的坚定执着也鼓舞着身边的朋友们。她高中时的同班同学、现在的同院好友金辰这样说:“创作和唱歌是她一直喜欢的事并且一直做着,然后就做到了这种程度。这给了我一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勇气和力量。”
进入燕园已三月有余,校园生活的充实与忙碌在高姗略显疲惫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音乐仍然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写歌、唱歌仍然是她最享受的事情。“因为音乐是从生活的经历与感情中来的,这正是音乐值得热爱的原因。”通过音乐,高姗也结识了北大许多热爱音乐的前辈,得到了他们的进一步的指导与提携。
“大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如何选择成了新的挑战。”高姗并没有将眼界局限于音乐,而是正在寻找并实现新的可能性。她已加入文化产业协会,希望在下学期的大学生原创音乐比赛中承担幕后工作。高中时期就参加过“JA中国商业挑战赛”、组建过“学生公司”的高姗,如今又与同学们尝试组建公司,开始为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扬帆起航。
对于这些尚在筹划的新挑战,高姗不愿过多地提及,她更愿意“等做成了再说”。
编辑:文尚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