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3 信息来源: 新闻与传播学院
11月20日下午15:30,第三届“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大赛高校行北大专场交流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专场交流会由文汇报社新媒体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北京大学影视创作协会协办。文汇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王蔚、新媒体中心文汇网主管叶松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和五十余名北大各院系学生共同参加了交流会。
叶松亭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大赛的主办方、赞助商以及奖励设置,并从参赛主体、作品要求、展示平台、提交方式四个方面说明了参赛细则。他指出大赛将在最大程度上为热爱微电影的同学们提供绝佳的平台和多元的展示渠道,希望能有更多北大学子参与到大赛中来。
接着是微电影展映环节。主办方为同学们放映了两部往届获奖微电影和两部影创协会的新作。四部微电影取材广泛,异曲同工,阐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命运的社会个体共同的中国梦。同学们在观看中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激发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随后是影创协会的学生电影主创们与同学们进行了微电影创作交流。他们讲述了自身在创作时的趣事,分享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为热爱微电影的同学提供了经验借鉴。主创们鼓励大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好,积极地投入到电影实践和电影创作中去。在提问环节中,他们耐心地解答了关于协会的技能培训机制以及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赞助、费用、器材借用方面的问题。
王蔚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北大优秀微电影主创的赞赏。其次,她介绍了文汇报做微电影的历程及新媒体中心优秀的微视频团队,并提及文汇报关于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扶持计划。关于此次的微电影大赛,她指出,青年大学生是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和未来,希望热爱微电影的同学们都能参与大赛,从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陆地总结发言。他从自己参与微电影活动的实践说起,指出微电影正在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他强调,在自媒体时代,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出现为我们参与到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到实践当中去,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鉴别优劣。陆地还强调,微电影尤其要注重思想性和深度,既要能表现社会光明,又要能揭露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在作品中注入大学生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尤其要表现北大特色和北大精神。
此次交流会为热爱微电影的同学们提供了了解微电影大赛的平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微电影创作的热情。微电影大赛将助力同学们表现自己的中国梦,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正能量、具有北大精神的优秀作品。(文/刘彦君 邓玉成)
编辑:歆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