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信息来源: 新闻与传播学院
12月12日下午,摄影家解海龙谈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讲座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摄影家解海龙担任主讲。多位国内摄影界同行以及学校百余名同学共同聆听讲座。
“记录现在,告诉未来”,是新闻摄影的使命,解海龙告诉同学们。新闻摄影要求记录绝对的真实,真实记录才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摄影作品,则具备了“改变未来”的力量。
随后,解海龙介绍了摄影基本知识,认为真、新、美、深、难是对摄影不变的要求。他还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摄影经历,告诉同学们,浮躁的状态下拍不出好作品,只有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文的把握与摄影相融合,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师。
谈到自己进行希望工程纪实摄影的经历,解海龙说,当时他希望用镜头展现中国基础教育现状,自费开始了一年的探寻之旅。一年的时间内,他行遍中国12省、28个县的贫困山区,接触上万名孩子,唯一的资金来源就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的5000元的支持。随着一系列照片的发表,希望工程也开始走入了千家万户的视野。
接下来解海龙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希望工程系列摄影作品。作品共分为“渴望”“爱心”与“圆梦”三个主题。“渴望”主题中,最著名的便是表现了山区孩子们对上学的热切渴望的“大眼睛女孩”。此外还有“小光头”“大鼻涕”……正是这一个个充满童真又使人心生怜悯的孩子,才唤起了人们对希望工程的关注与支持;“爱心”主题,展示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援助,以及在偏远山区学校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圆梦”主题,表现了被资助孩子的人生轨迹:曾经躲在角落哭泣、连对上学的渴望都不敢表达的女孩,今日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后;当年的“大眼睛”、“小光头”们,今日已经在银行、军队等多个领域成为了社会的栋梁,并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社会。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走到台前与解海龙合影、交流。此次讲座,不仅向同学们普及了新闻摄影的基本知识,更向同学们展现了希望工程系列作品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使同学们更加明白身为新闻摄影人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和追求。(文/李雨梦 邓玉成)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