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青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2015年7月28日至8月3日,在青海省广播电视台的帮助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4人在学院副院长程美东、副书记冯雅新的带领下赴青海省开展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格局下的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调研活动。院长助理刘军、李旸,团委书记李石生负责实践调研活动的指导工作。

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也为青海的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古代丝绸之路曾见证青海道的兴盛繁荣,如今“一带一路”的东风正助力青海展翅腾飞。

实践团一行参观了青海省广播电视台,并举行了座谈会。几十年来青海电视台一直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来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推出了一些卓有特色的栏目,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如“走进三江源”“我是大美人”“背后的故事”“昆仑绝”等。2015年,他们又提出建设“中国第一挑战卫视”的奋斗目标。

座谈会上台长周贤安介绍了青海的历史文化。他表示,青海地理位置独特,同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火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青海作为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由于生态保护的地位特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形成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座谈结束后,程美东代表学院向青海广播电视台赠送了纪念品。

 
座谈会后合影




7月28日,实践团参观了位于西宁市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馆。该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也是了解青海省对外开放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2006年建成的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馆内设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等展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千尊药师佛殿和古籍藏书阁,馆藏文物达到两万多件。绚丽壮美的彩绘大观、高原西部的古风遗韵、博大精深的藏医药文化,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30日至8月1日,实践团专程前往德令哈循环经济开发试验区,考察园区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在参观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时,实践团了解到,该企业自2006年成立后,在完成了盐湖水氯镁石制取高纯度氢氧化镁等一系列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年产10万吨高纯度氢氧化镁项目和与其配套的下游产品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及大部分装置投料试车等工作,发展成为具备数万吨产品生产规模的现代化企业。通过综合开发利用青海盐湖镁资源,不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大规模开发后还能解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盐湖钾肥生产中的“镁害”问题,确保钾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量的荒漠化土地,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居全国之首。实践团来到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参观,详细了解当地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在发电站,实践团看到,在发电塔周围分布着2万多块反射镜,它们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实时调整镜面的朝向,将阳光反射到发电塔的吸热器上,为汽轮机提供热能。公司负责人介绍,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7月顺利并入青海电网发电,是国内首座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热发电站,为我国建设并发展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站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并与企业负责人举行座谈。青海中利是中利科技集团在西宁投资兴建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光纤预制棒与光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表示,今天互联网能发展如此迅猛,离不开光纤的广泛应用。目前全球每年要铺设的光缆为3亿公里,中国每年需要铺设1.5亿公里,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公司用了1年半的时间建成投产,一期建设生产400吨光纤预制棒,可供铺设1300公里光缆。座谈结束后,实践团走进企业车间,参观生产光纤光缆工艺流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近年来,青海省把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安排部署,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注重上下联动、注重务实推进、注重实践创新、注重功能融合”四条重要经验。

8月3日,实践团与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举行座谈,调研青海的党建工作和“三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省委组织部周学武同志表示,加强“三基”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推进青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为了确保党建工作见成效、大变样,省委组织通过召开不同层次会议、编制任务台账和重点项目细化分解表、成立“三基”建设重点工作项目组、派员进驻牵头单位现场协调指导工作等方式,推进重点工作落地生效。各地各单位坚持早部署、早安排,各有侧重、先行先试地开展工作。省经信委部署在全省经信系统、国资监管系统以及国有企业开展“三基”建设专项行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院师生增进对西部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对进一步推进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团团长、学院14级博士生谢超林表示,此次青海调研是一次深入一线企业学习,深度探究基层党建现状,深刻认识西部地区国情的难忘之行。通过此次活动,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部,亲身感受到西部地区大有机遇,大有发展,大有可为。

编辑:江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