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园网络文化日首秀 新青年e+创新联盟集结

6月8日,北京大学2016校园网络文化日举行,北大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当天,校内18家单位代表齐聚“北京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成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在腾讯视频、北京云舒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网络新青年校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与“新青年•享阅读”经典阅读项目推广行动正式启动;百周年纪念讲堂前展示区域推出的“北京大学首届网络文化创意集市”,实现了“网络新青年”与“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首次线下集中展演。首个“校园网络文化日”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叶静漪与学生代表共同为“e+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揭牌,该联盟将团结带动更多青年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共同成长,致力于打造新时期北大青年的“网络文化代表队”。

校园网络文化优秀作品展览

今年4月19日,中央举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从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特别指出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挖掘北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潜力,引导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在2015年“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网教办正式提议设立“校园网络文化日”并获学校批准,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批示指出“要更加重视网络建设和网上育人问题”。

北京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网教办主任蒋广学以“立足北大,放眼全国;与时俱进,不辱使命”为题,对网教办2014年底成立以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报。蒋广学认为,北大的网络育人工作需积极主动应对挑战,继承北大传统,体现北大水平;坚持全环境育人指导理念,统筹线上线下两个育人场域;尊重青年创造性,不断引导和激发青年主体性;在“请进来”同时要“走出去”,以众筹思维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他建议,为突破工作瓶颈,进一步释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活力,增强育人工作实效,还需加快建章立制工作,以制度力量保障和促进网络育人工作的常态化;与传统育人工作更加紧密互动,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深度融合。

“北京大学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网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郭海宣读表彰决定,肯定“这些作品在丰富校园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同时,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创新做出了积极探索”,全体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获奖代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盖孟(BBS进站作品署名为wolfwind)表示,希望能用创作传递一份快乐、唤起一份美的体验,以点滴之力丰富网络文化。获奖代表、法学院学生熊典(PKU Helper创始团队成员)表示,PKU Helper未来将不改创始初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新的技术和体验给北大人带来最不一样的便利”。

叶静漪为PKU Helper创始团队颁发北京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个“星火成果奖”

为了让PKU Helper在一代代北大人的努力下持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发挥更广泛作用,熊典代表创始团队正式宣布将PKU Helper产权无偿捐赠给学校。为表彰PKU Helper项目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叶静漪为创始团队颁发“星火成果奖”,并为业已完成组建的新一届PKU Helper运营团队成员颁发聘书。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研讨现场

会议期间,各参会单位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支持、推动学校网络育人事业发展进行研讨。图书馆学习支持中心副主任艾春艳表示,互联网发展深刻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将通过发展转型和形式创新,加强与网教办的合作,借助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和青年学生创新创意,继续开展阅读推广与推荐活动。计算中心副主任马皓表示,作为技术支持单位,计算中心将在互联网技术水平飞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网络创新实践能力的工作中来。体育教研部宣传与网络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定锋表示,将为有志于服务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学生技术团队提供进一步支持。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卢亮表示,互联网时代存在“变”与“不变”,比如技术、传媒发生了巨变,但教育的目的、宗旨不会变,因此需要在汹涌澎湃的变局中推行深入学生内心的教育。

2016年以来,网教办积极统筹协调校内外资源,以期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特色发展道路。会上,“网络新青年校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战略合作方代表、腾讯视频总编室总监李莹,“新青年·享阅读”经典阅读项目推广合作方代表、北京云舒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2003级校友曹郁先后发言。李莹表示,腾讯视频将建设北大优秀学生作品集中展示的栏目专区,对优秀原创作品将给予多方支持,并为北大学生实习实践开辟绿色通道。曹郁表示,在鼓励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将与学校携手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开放共享,并宣布将捐资30万元设立“云舒写好读书”奖学金回馈母校。

e+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秘书处代表陈矿发言

籍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契机,一批志趣相投的校园网络达人从幕后走向台前,在网教办指导支持下,包括此次获奖者在内的近50名学生,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e+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自主、自发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力量在学校的支持、引导下进一步壮大,成为繁荣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生力军。叶静漪宣布联盟成立,并为联盟揭牌。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联盟成立宣传短片,联盟成员的才华与创想浓缩于每一帧画面之中,得到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肯定。随后,工学院学生陈矿代表联盟秘书处发言,他表示作为一名互联网时代的摄影爱好者,通过联盟结识了一大群志趣相投又在不同领域身怀绝技的同学,同时联盟制度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实现进一步增添了他们实现网络梦想的信心,他表示联盟成立不仅仅是三五好友聚会,更将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传承弘扬新时期北大青年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创意集市活动

作为联盟首次集体亮相,网络文化创意集市活动以2015北京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节获奖作品为主,并融合了联盟成员校园网络创新实践的部分最新成果,通过创意海报、明信片、报纸、现场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出,联盟成员还发起了时光胶囊、明信片私人定制、“北大之最”征集等活动。

叶静漪作总结发言

叶静漪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网络文化日“风向标”的特殊意义,指出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宏大而庞杂的工程,离不开校内各部门以及校外企业在线上、线下和软件、硬件各方面发挥的作用。叶静漪指出,网教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具有全局性意义,成立一年多来,网教办立足于学生培养,实现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力量尤其是学生团队的聚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成果。叶静漪强调,培育一批“自主学习、人生日新”的北大青年,对于国家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长远意义。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她指出首先要通过政策、资源、技术支持,加强安全把关和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推动校园网络创新实践;其次要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注重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培育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最后还要“走出去”,加强与兄弟高校和社会企业的交流合作,发挥北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叶静漪表示,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共同推动北大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计算中心、教务部、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新闻与传播学院、保卫部、校友工作办公室、体育教研部、图书馆、餐饮中心、公寓服务中心、离退休工作部、医学部教育处、医学部研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等学校网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代表出席了工作会。(文/王志杰 图/曾亮)

附:“e+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宣传片

编辑:安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