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中国医院重点专科临床管理培训项目(北京站)

2017年11月24日,中国医院重点专科临床管理培训项目(北京站)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教楼三层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国近400位医院管理者、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学科建设、专科发展、临床管理、医疗进展进行讨论交流。

“中国医院重点专科临床管理项目”是在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全国医学高等学府共同联合承办、无界进修协办的医院管理培训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地将中国最好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案例和优秀临床管理经验进行发掘与推广,推动中国临床管理体系建设与中国医疗发展。

 
活动现场

2017年5月该项目启动,甄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内的全国重点专科独具特色的优秀医院,作为首轮授课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中国医院重点专科临床管理项目”2017年度收官站。

开幕式上,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无界进修总编辑许一方等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主持。

焦亚辉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勾勒出健康中国蓝图,国家重点专科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是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工作创新,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体现我国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战线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水平,而重点专科临床管理作为重要一环,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公立医院中位列国家第一梯队,此次围绕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交流,将从医院战略到科室实践进行纵向深入的发掘与推广。

姜保国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医院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医学进步的见证。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都是在这里诞生的,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医院现拥有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8个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4个北京大学级研究所、5个北京大学级医学中心。近年来医院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为医院重要发展战略,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基本医疗质量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学科与空间三大战略,对医院运行机制体制进行务实的改革与调整。

上午的论坛由张俊主持。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创伤骨科主任姜保国,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王建六,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科主任黄晓军,分别从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实施与推广、构筑医院高水平诊疗平台、妇产科重点学科建设、血液病学科发展与团队建设等领域进行了详细阐述,受到与会人员的欢迎。

下午的论坛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王天兵主持。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眼科主任赵明威,纪委书记、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苏茵,分别从患者体验、学科建设、以专科建设带动学科发展、临床与学术并举等领域进行了精彩报告,会场掌声不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总结了在医学政策、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从授课内容到课程水准均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门诊药房,了解医院自动摆药系统。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即将迎来百年院庆之际,作为2017年度收官站承办中国医院重点专科临床管理项目,意义深远。人民医院将秉承近百年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学科建设并总结经验,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重大学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可借鉴的成功模式,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作出有益的贡献。

编辑:江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