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芝加哥论坛“新均衡:新时期的中美交流与合作”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2023年12月16日,由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主办的“新均衡:新时期的中美交流与合作”论坛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赵建,芝加哥大学常务副校长巴勃罗(Juan de Pablo),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中金美国证券执行总经理、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政宁,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何姝,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张玥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董事会主席艾伦特纳(Allen M.Turner)出席论坛并参与讨论。芝加哥大学助理副校长凯蒂·赫林亚克(Katie Hrinyak)、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副总领事黄黎明、教育参赞王义等嘉宾出席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学术主任张影主持。

赵建在致辞中表示,人文交流能够发挥纽带作用,要积极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为两国人民增进理解、促进互信、扩大合作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将迎来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是稳定中美关系的新起点,积极充分履行双方会晤所达成的重要合作共识,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一直以来都与美国一流大学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他希望北京大学与美国一流大学可以搭建更多平台、开辟更多渠道,助力两国人文交流与互动。

赵建致辞

巴勃罗在发言中提道,北京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有着长期的、良好的合作交流历史。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两校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涉及领域包括教育、经济、法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理论化学等。两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将对促进美中人文交流作出大学应有的贡献。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来,在北京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成为芝大与中国交流合作的枢纽与媒介。他希望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能够促进两校在科研、教学、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方方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是北京大学设立的首个海外中心,作为北京大学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心积极探索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模式。他代表北京大学感谢芝加哥大学等海外合作伙伴对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的大力支持,他期待中心日后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北京大学与北美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探索、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相互借鉴、合作共赢。

范士明发表题为“当前中美学术教育交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大学教育、学术交流在促进中美两国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的举行,中美两国关系逐渐回暖,中美学术教育交流也将迎来新机遇。刘政宁就“中国经济转型:从金融周期到高质量发展”发表主题演讲,回溯中国经济经历的实质性结构变革,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新定向,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更具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何姝就“影响与机遇:英语媒体与社交媒体”展开详细介绍,她指出,中国英语媒体近年来不断发展,体现出中国对外沟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英语媒体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助力世界了解中华文明,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张玥就中国的城市治理问题发表演讲,并与印度、巴西等国家进行对比,依据充分的分析和广泛的实地调查揭示城市管理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国家治理模式,并将带来不同的社会转型。

嘉宾发言

主题发言后,艾伦特纳、范士明、刘政宁及张影围绕如何通过推动中美两国合作与良性竞争促进全球发展进行深度讨论。艾伦特纳表示,应该通过开展更密切的人文交流,引导更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通过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促进美中两国合作与发展。范士明指出,大学要在推动两国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充分利用自身教育学术资源,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更多青年学子打破文化壁垒,相互认识和了解。刘政宁强调了对话沟通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将助力全球经济发展。张影表示,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是北京大学设立海外代表处的首次尝试,中心将积极承担对外交流的联络纽带功能,不断拓展在美资源,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展相关工作,助力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事业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

讨论环节

国际战略年banner.jpg


延伸阅读:

为落实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2019年11月,在各方支持下,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于伊利诺伊州正式注册成立为非营利性组织,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个海外中心。中心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出发点,助力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在学术合作、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多个方面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北大对美交流与合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