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傅居正:向阳而生,追光前行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新时代青年,北大学子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同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实践中,奋勇争先、不怕吃苦、志存高远、挺膺担当,用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2021—2022学年,共有654名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124名学生获评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他们在学术科创领域深耕探索,展现青年风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用爱与智慧,谱写青年赞歌;党团班建设中,他们知行合一厚植青年使命;基层调研实践中,他们脚踏实地彰显青年担当;他们立大志、养品行、学本领、强体魄,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他们赓续红色血脉,激昂青年意气;迈进时代新程,谱写奋斗华章。
  新闻网全新推出“青年榜样”专栏,从北京大学奖励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优秀代表,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专栏中进行宣传报道,借此共同走进青年榜样的有为世界,学习青年榜样的人生态度,感受青年榜样的鸿鹄之志,汲取青年榜样的奋斗之力。

作为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傅居正在读期间,获2021—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2020—2021学年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科研成果很多都在媒体实践中找寻。傅居正在日常发表上善于用“巧劲儿”——关注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优秀人物,并围绕他们的事迹等进行自己的论文创作。2021年10月,她得知马上要“飞天”的王亚平是自己的同门师姐之后,在欣喜和骄傲的同时,她灵机一动,思考是否可以针对师姐和神舟十三号作研究。在观察了一段时间的主流媒体报道并阅读了相关文献之后,傅居正马上确定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结合媒体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完成了两篇CSSCI论文:一篇围绕航天新闻中的女性形象(题目为《航天新闻中的“她”:性别角色观念的呈现及变迁》),另一篇则聚焦神舟十三号(题目为《主流媒体航天新闻实践中的全媒体传播建构——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神舟十三号”的报道为例》)。傅居正还基于全球最大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国际传播学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中的230位会士对他们合著情况进行网络的分析,并发表CSSCI论文《国际传播学学会的合作与“圈子”——基于ICA会士在Web of Science(1950—2021)的文献数据》。此外,在新冠肺炎期间,她和师妹作为志愿者参加福建泉州的“抗疫”民间组织“‘泉’力以赴”,在长时间的参与式观察下,又发现了新的写作灵感,并完成一篇CSSCI论文《“互助文档”:社会危机下协同治理的全新媒介——以“互助文档”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的媒介实践为例》,和一篇被IAMCR国际会议接收的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的英文论文“Research 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Non-Governmental Anti-Epidemic Org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傅居正参加第十五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并宣读论文

自2019年入学以来,傅居正每个学期积极协助教务老师,参加本院的研究生推免、复试的秘书工作。此外,她连续两年担任“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社会理论导读”和“传播学研究方法专题”的助教,协助任课老师开展教学任务,并在课下为同学们答疑。作为班长,傅居正十分关心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例如帮助外籍同学检查并修改中文学术资料、一对一提醒在职博士生按时完成学时学业要求等。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她也获得了班级同学的一致好评。

傅居正释放压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运动,她十分热爱羽毛球,曾代表本院多次参加“硕博杯”羽毛球赛。二是摄影,她享受与他人和环境的连接,从互动中记录生活的美好。

傅居正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东门门口

“参与社会生活的进程是知识分子的重任”——这是傅居正的导师刘德寰教授给师门同学的希冀。傅居正也坚信,文科的博士不应仅在电脑或书本旁做研究,更是要怀着热情与激情在田野中留心真实世界,在行动与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从而获得更高价值的科研成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