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云”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讲座——“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5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邀请历史学系欧阳哲生教授在学院112报告厅为全体师生党员作题为《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讲座。本场讲座是教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讲座第三场,教育学院和对口支援的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百余名师生党员分别通过现场和线上参与形式,共同学习了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意义。讲座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阎凤桥教授主持。

欧阳哲生作讲座

讲座围绕“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题,回顾了五四运动史的相关研究,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说法的由来与意义;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蔡元培先生在任校长期间提出的四项改革措施:确定以培养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聘请优秀教师以提高教学能力、实施“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以及调整学科结构并确定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发展方向。欧阳哲生立足北大文科,介绍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一批思想先驱通过先进思想的引进对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北京大学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五四运动充分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欧阳哲生勉励同学们深入学习五四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在伟大民族复兴中的担当作为。

阎凤桥主持讲座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五四运动和社会的关系”“如何提升低龄儿童对五四精神的共鸣感”“五四运动中的不同思潮”“蔡元培与梅贻琦之间的治校思想差异”等问题与欧阳哲生进行热烈的互动讨论。欧阳哲生提出,五四时期兴起的“主义”具有对政党的优化、组织的正向作用,政党的建立对主义的追求是很重要的。五四运动展现的是一种新的运动方式,也是对新社会的追求。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人们开始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对新的社会解放有重要意义。

讲座现场

433187484faf442ab53421337be769a2.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