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思政实践丨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北大青年上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思政实践课(四)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思政实践育人的磅礴力量,北京大学团委紧密遵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以“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为主题开展思政实践活动。32个开课院系的75人次院系党委书记、院长随团前往实践一线,476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担任授课教师,321名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组织217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3750余名2022级本科生奔赴全国28个省市区开展实践活动,在祖国大地上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青春热潮。

2023年7月7日至7月12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为主题,组织学院2022级本科生赴革命老区江西赣南、井冈山开展思政实践。学院院长仰海峰全程带队,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李石生,副院长宋朝龙,学院教师李少军教授等随团指导。

在近一周的思政实践中,实践团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先后在江西瑞金、于都、井冈山等地参访红色圣地,聆听革命故事;体悟伟大革命精神,感受老区发展新貌,接受了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洗礼,经历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

实践团全体师生合影

探访红色故都,感悟苏区精神

7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师生抵达江西赣州,前往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瑞金。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副院长刘前华为实践团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的专题讲座。刘前华从中央苏区的简要概况、中央苏区的历史分期、朱毛之争与古田会议、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几个方面为实践团师生讲述了中央苏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解读中央苏区在党历史上的重要性。此次专题讲座增进了实践团师生对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的认知,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央苏区革命历史及苏区精神的理解,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在江西瑞金的叶坪乡叶坪村,保存着全国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叶坪革命旧址群。这里既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又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血脉。叶坪革命旧址群不仅承载着革命斗士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也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实践团成员满怀敬畏之心与崇敬之情,在革命旧址群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寄托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依次参观了红军广场上的五大建筑,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聆听专题党课,领悟革命烈士的奋斗历程与英勇事迹,学习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与革命精神。

师生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敬献花篮

实践团成员在“一苏大会”旧址聆听专题党课

7月9日上午,实践团师生前往瑞金沙洲坝红井革命旧址群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师生一行人在红井革命旧址群共同学习了“做群众的贴心人”微党课。讲解员讲述了1932年毛泽东同志领导队伍修建红军桥、红井,徐特立先生四处奔走兴办苏区义务教育的故事;介绍了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深入群众之间,切实关怀群众的生动实践。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力量,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学习党课、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苏区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孕育与形成过程,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参观伟人旧居,探寻光辉足迹。实践团师生参观沙洲坝毛泽东同志旧居,回溯毛主席在沙洲坝带头践行群众路线的峥嵘岁月;走进列宁小学,感悟中央苏区自由光明的教育新天地;品尝红井水,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鱼水之情;步入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探寻苏区教育事业的光辉足迹……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中,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实践团成员参观沙洲坝毛主席故居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以“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辉煌历史。在这里,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一苏大会”会场座钟、“二苏大会”代表证、红星奖章等馆藏珍贵历史文物,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积极探索以及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红军餐里忆苦思甜,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实践团师生在瑞金沙洲坝农家小院自制忆苦思甜红军餐,用简单的炊具和食材,分组进行洗菜、切菜、生火、炒菜等步骤,制作了一顿具有特殊意义的晚餐。同学们将实践所得与参访感悟相结合,深入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惟有“了解过去的苦”,才能“把握未来的甜”。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自制红军餐

实践团成员参观沙洲坝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

实践团成员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回望万里征途,续写时代新篇

7月9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考察调研的路线,前往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梓山镇潭头村等地参观学习。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同学们近距离观看了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夕和长征过程中的历史遗物和珍贵原始资料。其中,陈列于纪念馆显著位置的《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等资料详细展现了中央红军在长征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反映了中央红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红军在长征中体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进一步体悟了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东门渡口旧址,实践团师生聆听了“不忘初心再出发”微党课。讲解员讲述了红军在此集结,起程开始长征的故事,介绍了高克勤等革命烈士的英勇壮举,充分展现了于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崭新图景。在梓山镇潭头村,实践团师生来到村民孙观发家,与孙观发展开了热情的交流。交谈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询问近年来潭头村的发展情况,探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建设成就;用心感悟村民的实际感受与生活体验,体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在长征渡口旧址聆听党课

实践团成员与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交流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井冈星火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火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以“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八角楼的灯光”等19个场景为主线,全面介绍了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忠实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的英勇业绩。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发展历程,探寻井冈山时期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感悟井冈山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强大的感召力与生命力。实践团师生来到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在讲解员的叙述过程中了解黄洋界保卫战历史,学习军民一致、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黄洋界的每一处工事、壕沟和哨台都诉说着红军团结一致、英勇抗敌的奋斗历程,传递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参访结束后,实践团师生在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旁共同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深切体会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斗志。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实践团成员切实感受到当时红军医疗条件的艰苦,体会到了红色政权的建立与革命取得胜利的来之不易。在大井朱毛旧居,实践团师生领略伟人昔日风采,重温领袖奋斗历程,就革命领导人不畏艰险、坚持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展开了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实践团成员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参观学习

实践团成员参观小井红军医院旧址

实践团成员在大井毛泽东同志故居前合影

挑粮小道砺筋骨,革命信念高于天。在根据地供给极度困难的时期,井冈山军民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解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问题,支撑了割据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当时艰苦形势下的经济建设之路。挑粮小道既是输送“粮食”的“动脉”,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阳关大道”。在茅坪镇源头村,实践团成员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感受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艰辛奋斗历程。师生们轮流挑着箩筐,踏上崎岖不平、坡陡路险的挑粮小道,切身体会红军革命的艰苦形势,领悟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等领导人率先垂范的精神品质。

7月12日下午,实践团师生前往八角楼革命旧址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八角楼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的居住地和办公地。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总结井冈山革命经验,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光辉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为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寻领袖足迹,感悟人民情怀。实践团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井冈山考察时的足迹,前往茅坪镇神山村感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神山村曾经是井冈山最贫困的山村之一,然而近年来,神山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类产业,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昔日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如磐初心和使命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奋力发光发热,到基层和人民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实践团成员重走红军挑粮小道

师生与当地村民交流

实践团成员在八角楼革命旧址聆听党课

师生参观神山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感受时代新貌,实践团师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切感受了革命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气概;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思想,坚定了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将牢记嘱托,将所学所悟化为奋进动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作为、勇毅前行。

为党育人铸金课,立德树人谱新篇。利用暑期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是北京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传统、宝贵经验和育人金课。思政实践课程有效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镶嵌互补,理论传授与实践力行的同频共振,形成了北京大学思政育人新局的生动实践,成为燕园夏天最火热的青春力量。今年的思政实践课程与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校团委联动多个部门、院系深入挖掘实践素材,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精心组织北大青年上好社会实践“大思政课”,引领北大青年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进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积累人生智慧、增长本领才干,在实践中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使命卷”,助力北大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banner.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