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信息来源: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陈家琪 | 责编:麦洛百年筑梦,共谱新篇。2021年6月8日下午,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在上海市普陀区举行。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广电局以及业界、学界、媒体界的数百名代表与会,共研网络视听新时代、新发展、新使命。
会议现场
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和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先后发布了《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0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和《中国网络视频精品研究报告(2021)》。
《中国网络视频精品研究报告》包括精品理论、市场变化、研究方法、精品巡礼与行业展望五大版块。
“精品”是时代的镜像。影视精品是精致的观念、文化、战略和生产流程控制的产物,必须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和传播价值。
追求精品生产的过程犹如探索“精品方程”的过程。相对稳定的“常量”和一系列灵活变化的“未知数”共同构成了等式两端的要素,经过一系列的组合与整合,最后达到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
除了“精品方程”的概念和内涵,陆地教授还对“精品工程”的内涵与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精品”工程不仅是一个涵盖“六大支撑系统”的“系统化工程”,也是一个“科学性工程”(包括“六大环节”“三个规律”“四个控制”),还是一个与时代同步共振、面向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工程”,更是一个“跨越与融合”兼备的“跨文化工程”。
过去一年中,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首破九亿大关,网民视频使用率已经逼近天花板,但增量前景和盈利空间仍然很大。“吹尽狂沙始到金”,疫情倒逼产业修炼内功,“视听佳作精品化”和“产业模式精致化”兼修,“流程精细管理”和“精品产业链”同构。
2020年,5G技术及配套基建加速落地,用户手机终端更新换代潮强势来袭,网络视频精品佳作优秀的视听价值迅猛释放,为用户带来耳酣目畅的视听享受。
在调研和写作阶段,北京大学视听传播中心对网络视频作品的知名度和满意度进行抓取分析,同时结合骨朵、艺恩、云合三大数据平台信息,参考各界专家的意见,从数千部网络视频作品中确定了重点研究对象。
《中国网络影视精品研究报告》案例调研方法
《中国网络视频精品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网络电影、网络综艺和网络剧三类网络视频节目中的精品。
研究发现,网络电影市场整体呈现出“院网互动紧密”的特点,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上线数量基本持平,但前者备案数大增,为下半年“大迈步”蓄势待发。票房方面,新的分账模式带着光环登上历史舞台,拼播电影《奇门遁甲》拿下年度票房总冠军,《陈翔六点半之民间高手》开创网路电影POVD先河。但是,网络电影仍未摆脱整体评分偏低的问题,质量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价值引导功能还需加强。
研究发现,网络综艺方面,视角多元的现实题材佳作涌现,以娱乐手法观照现实、引领价值,在“文艺秀场、智趣挑战、品质生活、女性群像”这四大网综优势题材表现亮眼。本年度,中国网络综艺节目纵向延续“网综N代”的同时横向衍生出“IP宇宙”,完成了从“昙花”到“四季青”再到“满天星”的转变,加强了网络“转基因”的内生优势,利用潮流敏感、互动即时、题材垂直、形式灵活等优势,找到了与台综差异竞争的道路。
研究发现,网络剧方面,2020年精品佳作呈现出“短频快”追求——剧集缩短、高潮频起、节奏明快。其中,悬疑剧成为年度热门题材,不仅在社会各年龄群体中均有较高偏好度,而且善于通过“善恶”“真伪”“正邪”的对比冲突探讨犀利问题、启迪大众思想。各大平台先后发力,短剧结合“剧场化3.0”排播模式,题材前景大可期待。
陆地发言
在本次峰会上,陆地展望了网络视频产业与市场的四大发展趋势:在思想观念上,网络视频节目应当尽快实现从“主旋律作品”向“主旋律精品”的转变;在生产方式上,网络视频节目应当尽快实现从“打造精品”向“打造精品产业链”的转变;在战略选择上,网络视频骨干企业要尽快实现从R战略向K战略的转变;在市场消费方面,用户的需求将从精品是“奢侈品”向精品是“必需品”的观念转变。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