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基层治理,感受新时代“四梁八柱”——北京大学研究生骨干赴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区开展主题教育团日活动

为深入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相关要求,切实引导北京大学研究生骨干群体“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2023年10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团委组织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新生骨干前往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区开展“观基层治理,感受新时代‘四梁八柱’”主题团日活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学员们通过参观驼铃古道,深度感受了模式口在推进街道治理、文物保护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本次活动加深了研究生新生骨干对于基层治理的认识,引导北大研究生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2023级研究生新生骨干“1000+”领航培养计划导师、哲学系团委常务副书记姜若寒作为带队教师参加了团日活动。

学员合影

上午9点,在石景山团区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首先来到了位于石景山区的模式口大街东口,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下,对模式口大街的历史发展和模式口名字的来源有了初步了解。

讲解员介绍模式口地区

模式口原名“磨石口”,是北京第一个通电的村落。1921年,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埋设输电杆时与村民产生冲突,经过多方调节,电厂答应首先为模式口通电,以此征得了村民们的同意,这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优秀发展模式,磨石口也因此易名模式口。

参观模式口博物馆

在模式口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沿着街道继续参观。模式口大街古称驼铃古道,在清朝时期,这里商贾云集,来往行人络绎不绝,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在这条街上走出。由于时代的变迁,这条古道曾一度没落,沿街建筑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今,依据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的指导原则,按照“一院一方案”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得驼铃古道这一历史景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驼铃古道”上的路牌

沿着驼铃古道向北走,学员们前往法海寺继续参观。法海寺壁画与敦煌壁画、永乐壁画并称中国三大壁画,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法海寺讲解员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中,学员对法海寺壁画中70多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的服饰、繁复的制式和花纹有了初步的了解。

聆听法海寺的历史

然而,600多年的历史也让壁画的保存成了一大难题,石景山区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方针,对法海寺的文化古迹进行现代化综合保护。学员们走进数字化壁画艺术馆进行参观,馆内设有接待大厅、序厅、壁画厅、球幕厅、复原厅、尾厅等展示空间,将法海寺壁画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通过新时代的数字技术,立体重现法海寺壁画,使沉睡的壁画活了起来。球幕影院播放《梦·法海》影片,影片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学员们沉浸在立体环绕影像当中,对法海寺的历史文化与基层治理带来的古迹新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模式口大街之行使学员们收获良多。在北京石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场地支持和北京泰福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讲解支持下,通过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骨干“1000+”领航培养计划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学员们得到了实地探访的机会,也为未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这次参访,学员们从模式口大街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对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也对基层建设打好“四梁八柱”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部分学员感受

模式口街道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作为发电厂为北京提供电力资源,保证着北京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新时代模式口的规划和发展坚持一户一方案,进行改造和修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在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基础上,文化挖掘与发展建设为新时代模式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8班学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张迅

从去年治理革新的驼铃古道说起,我们见到了时代背景与新生力量的有机结合,不管是过去的历史留存还是清新的市井道路都让我们触动。在法海寺精美的壁画展中,感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古人用自己的美学解释这个世界。在这条古街背后,令其焕发光彩的正是不断筑固的基层治理“四梁八柱”,感觉是生动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体验。

——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21班学员、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王光珂

10月8日上午,我和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的各位同学一起来到了石景山模式口历史文化区参观。一路上,我一直在为该文化区悠久的历史、秀丽的景色和优秀的建设所惊叹。驼铃古道上,美食和文创店铺在两侧开张,游人如织却不显拥挤混乱。过街楼遗迹、华商电厂纪念馆穿插其中,一边观赏一边听讲解,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来到法海寺数字壁画艺术馆,我们先是为精美的壁画所震撼,又为馆中先进的展览设施所吸引。在球幕影院里,我们置身几百年前的法海寺里,跟着画家一同在梦境云端遨游。总的来说,这趟旅程十分愉悦,很高兴看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能够发展到这样的高度,让游人能够自在地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收获丰厚的文化知识和愉快的旅行体验。

——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28班学员、考古文博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黄辉凡

本次参加了石景山模式口地区的活动,了解了独特的文化穿透力。通过了解北京供电系统的建立历史,体会到了老一代建设者所付出的艰辛;在模式口大街,领略了其作为北京西大门所具有的独特历史风情;在法海寺中,感受到了悠久传统壁画文化的传承。总之收获良多,感慨万千。

——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24班学员、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殷炜奇

10月8日石景山模式口的参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北京,古老的街巷不罕见,但模式口却别有一番风情。驼铃声声,在老舍先生笔下,祥子就从这里走过。法海寺壁画艺术博物馆的参观更是让人震撼,一幕幕4K高清显示屏详细展示了法海寺壁画的具体内容,还能动态高清展示局部细节。展厅内还设有一座360度全环绕的球幕影院,播放名为《梦·法海》的影片。画面中所有的人物、动物形象通过3D建模展示出来,带领观众穿越到明朝建寺之初,回顾当年文人画师的创作风采。

——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3班学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王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banner.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