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学系博雅史学论坛举行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也是北大历史学第一届本科生毕业110周年。8月19日至20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博雅史学论坛”,170余位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历史学系系友和30余位历史学系教师齐聚一堂,发表最新的学术创见,分享独到的研究心得,为学校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为期两天的会议,共有120多篇论文提交报告与讨论。

会场全景

8月19日上午开幕式,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作为教师代表致辞。他简要评述了本次论坛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所提交的论文情况,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结合自身治学经验与访学经历,建议与会学者坚持思考“论文为谁而写”等问题,希望中国史学者确立“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世界史学者肩负起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

钱乘旦致辞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1级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邸永君专门为本届博雅史学论坛撰写了对联,上联为“雍泮耸门墙,宗师设教,锦绣文章,烛照神州双甲子”,下联为“英才登圣殿,高第传等,缤纷桃李,华荣燕地一园春”,为论坛送上热烈的赞扬与真挚的祝愿。

邸永君为论坛撰写对联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南开大学讲座教授俞金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章百家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经济体制两次转型的历史比较”。所谓“经济体制两次转型”,指的是新中国初期由半统制、半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的“第一次转型”,和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次转型”。第一次转型的过程与第二次转型的过程,是两个方向相反但各环节排列大体对称的历史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有所意识,市场经济的规律都在发挥作用;不过,在前一个过程中是隐性的,导致了市场的衰落和经济活动的僵化,在后一过程中是显性的,导致了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活跃。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虽各有客观原因,但其过程的共同特点是:由党和政府主导,带有探索性;以调整政策这一最廉价的方式启动,然后通过上下互动、以逐步推进的方式完成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改造,也由此形成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模式。

章百家作报告

罗志田报告的题目是“政治与文化:重访胡适的‘中国文艺复兴’”。罗志田根据新材料,修订、完善其先前的研究,探讨胡适40多年间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含义以及对文化与政治关系认知的变化与纠结,指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那一时段里文化与政治之间关联互动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已有的认识,后续的发展是政治逐渐成为主角,思想日益“边缘化”。

罗志田作报告

俞金尧报告的题目是“在市场经济中认识近代早期的欧洲与中国”。报告从“近代早期世界的中心究竟在哪里”的发问引入,阐释了“欧洲中心主义”思潮与批评“欧洲中心主义”的全球史的兴起。报告人强调,16世纪以来的跨区域贸易、全球市场、世界性联系是欧洲人开创并主导的,欧洲在亚洲区域内部进行复杂的多边贸易,开创和主导了世界市场;与之相比,同时期的中国虽然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却只是被动卷入,并不起主导作用。

俞金尧作报告

王利华报告的题目是“环境史学的意义和问题”。报告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史学科兴起并很快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的过程。中国环境史学先后经历了研究环境保护经验、研究环境变迁及其结构性要素、全方位多领域研究三个阶段。他认为,环境史不仅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新的历史叙述模式、新的历史编纂方式,应当遵循“一个中心”(以环境为中心)、“两个要害”(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三个维度”(材料、能源、信息)、“四大系统”(生命支撑系统、生命防卫系统、生态组织系统、生态认知系统)、“五个标尺”(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的视野,摆脱知识技术、思想理论、价值伦理、思维方式方面的困境。

王利华作报告

四位学者的主旨报告兼顾宏观视野与微观探讨,同时具有学科反思与方法反省的内涵,为论坛拉开了学术交流的序幕。

接下来两个半天的时间,论坛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方向,共设六个分论坛、24场专题研讨会。在各分论坛上,主持人、报告人、与谈人及旁听师生或阐述论文,或进行对谈,或交换观点,共同就多个领域的具体历史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古代史分论坛第一组的时段包含从先秦到唐宋,总共有21名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报告,论题涉及四个方面,依次是“先秦史”“科技史、考古学、艺术史”“秦汉、三国史”“隋唐史、唐宋文献”;中国古代史分论坛第二组则是从隋唐史到明清史,总共有20名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报告,在主持人的要求下,报告人集中回应了“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创新点在哪里”“想做却没做到的地方在哪里”三个问题,对所谓“常识”进行了省思。

中国近现代史分论坛第一组总共发表了24篇论文,领域按时段分成晚清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史、改革开放史四个时期;中国近现代史分论坛第二组亦发表了24篇论文,分三大版块——对外关系、军事政治、思想文化。报告人着重强调了各自论文对研究材料的占有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评议人发言积极、批评直率,实现了切磋交流的目的。

世界史分论坛第一组总共有16位学者进行报告,古代、中世纪史方向的论文五篇、美国史六篇、欧洲史两篇、日本史三篇,另外有学者关注到图像史等新领域,跨国史研究也成为亮点;世界史分论坛第二组有15位学者报告,美国史占据主体地位,论题除了比较传统的政治外交,也有环境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探讨。

分论坛总结会现场

8月20日下午,论坛进行了分论坛的总结与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孙闻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海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刘诗古、苏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魏涛、俞金尧分别代表所在组,对六组论文的主题和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一致认为此次史学论坛所提交的论文选题新颖、视野开阔、讨论深入,对学界不少经典观点作了反思与再探,而且在各个主题上体现出应有的学术前沿性。

闭幕式环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特聘教授赵世瑜、王立新作总结致辞。

赵世瑜结合自己暑期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的考察经历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心得,并指出,当地仓圣宫中所显现的汉族文化表征反映出当地汉族移民在清中叶逐渐在地化,并力图突破本地传统。赵世瑜还特别强调,应当提倡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倡导历史学的实践导向,并且以传统历史学所忽略的人群、区域、因素作为聚焦点,通过对不同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为的分析,重新理解国家制度、重大事件、王朝兴衰等宏大议题,同时加强跨学科对话,才能使历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赵世瑜致辞

王立新的发言围绕如何实现历史学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展开。他指出,在构建学术自主性的主流话语中,历史学者要优先立足于中国经验,以本国视角提出中国学者对人类历史的新解释。同时,为了保持自主和独立,历史学者应努力摆脱两种力量的束缚:其一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大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学家探索真相形成了压力与干扰;其二是非学术因素的干预。王立新强调,维护历史学者的独立和自主,不仅意味着破除对外来知识体系的迷信,还要打破从众压力等诸多方面的约束,借用田余庆先生之语——“把扎扎实实放在第一位,把热热闹闹放在第二位”,倡导尊重历史,如实研究历史。

王立新致辞

香港珠海学院校长、教授陈致,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雪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倪玉平,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文杰等系友代表发言。嘉宾们深情追忆了自己在北大求学期间的经历,讲述了历史学系以及老师们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严谨求真的学术风格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回到母校与旧日同窗、师友重聚的喜悦和感动,祝福母校未来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拼图.jpg

系友代表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陈致、李雪山、刘后滨、倪玉平、李文杰)

f7d365f14e344e1eb4711550be11d61a.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