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寄语 | 侯士敏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如期在这里欢聚,送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见证同学们的荣耀时刻,聆听同学们的心声,分享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燕园珍藏与信科记忆。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 410名毕业生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为同学们成长、进步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和家长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也向莅临典礼现场的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和智能学院的同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2018年入学的你们,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大学4年:

你们有幸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的游行方阵,在天安门广场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青春誓言;你们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在不同的岗位上构筑起新时代北大青年的群像;你们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现“冰新一代”的奋勇担当、奋发有为,向未来写下最美的答卷;你们参与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规划的首轮实施和布局调整,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当然,有幸运,也有遗憾。你们本科阶段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度过的,疫情的起伏、反复给学习带来巨大不便,也为大家的燕园生活留下诸多遗憾。尤其是前不久准备毕业论文期间,规律的作息、诸多的计划瞬间被打乱,然而你们坚持在线学习的同时,自觉履行防控责任,积极参与核酸与抗原检测志愿服务,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更在校园疫情防控的“大思政课”和劳动实践中实现了思想上的洗礼、精神上的升华。作为院长,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信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将成为你们人生途中最流连的风景,一次次疲惫后的坚持、一次次挫折后的奋起将成为你们未来路上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今天这个典礼是为你们庆祝毕业而举行,却也意味着离别在即。无论是留下来读研,还是出国深造,又或者是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你们即将拥有新的角色和身份,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担负新的责任。作为你们的老师,有些话我想在这里说给你们听:

第一, 要自觉担当尽责,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强国有我”。北京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北大信息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末顺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应运而生,为我国信息领域培养了一批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中发挥着立潮头、开先河、领创新的作用:1965年,王义遒教授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台原子钟;1973年,杨芙清院士领衔设计出“150机”整套操作系统软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封锁;1975年,王阳元院士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197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研制的第一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问世,我国第一张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诞生,引发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近几年,梅宏院士团队、高文院士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彭练矛院士团队的碳基芯片研发迈进全球发展前列,展示了北大信息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日益提升的关键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新时期,北京大学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正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战略谋划。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调整为本科生学院也是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探索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北大风格、世界一流”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高地的深远考虑和具体安排。学院希望通过4年的本科教育,大家不仅成为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更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的栋梁之才。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用4句话来表达他的宏大志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各位同学,你们即将开始新的学习阶段或者奔赴工作岗位,角色和身份转变,但初心和使命不能变。相比前辈们,你们有更好的条件、更大的空间去为祖国的建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以科技推动时代进步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你们要承担起这个重任,在矢志报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保持创新意识,集聚青春力量,抢占科技制高点。鲁迅先生曾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这股“生力”本质上就是一种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力量。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大国竞争的核心焦点。一些重要领域的“硬骨头”,需要有志向的年轻人去啃,去攻关、去探索、去解决。

今年五四校庆,我们邀请了学院2002级本科毕业生、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专项教员、首位出舱活动“曙光”女指挥吴昊院友分享,她也谈道:通往载人航天工程最终成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未知,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去不断尝试和突破。

我希望各位同学从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出发、从北京大学“常为新”的精神传统出发、从北大信息学科前辈的优良传统出发,少一些“内卷”“躺平”,多一些开拓、进取,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敢做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创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要相信厚积薄发,坚持追求卓越,勇于超越自我。古往今来,通往成功和胜利的道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大道畅通,必然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各位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能在你过往2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更多的是顺境和赞许,即便来到强手如林的北大信科,4年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困难,大家也都克服下来、走了过来。当你们满心欢喜地走向新的人生阶段,却发现一切都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美好。你们会有很多的困惑,会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挑战,会面临进退两难的抉择。无论何时,你们都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庄子讲: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并不需要整个森林;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并不需要整条河流。人生的道路上必有舍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知道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必须坚守。

同学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们要有高远的追求,但也要耐得住默默无闻的长期积累,也要懂得把握“大风来了”的时机。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前路渺茫,会感觉没有动力,甚至会怀疑自己。你们可以将高远的追求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目标,让自己时时都有成就感。

同学们,青春孕育着希望,青年者,国家之魂。你们已经踏上新的起跑线,即将开启新的征程。我衷心地希望,也深切地祝福各位同学心怀北大人、北大信科人的初心与使命,在青春的跑道上奋勇争先,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勇攀高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方和心底深处最温暖的精神家园。学院永远相信你们、关注你们、支持你们、祝福你们!

再次祝愿各位同学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谢谢!

专题链接:2022毕业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