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部
编辑:白杨 | 责编:麦洛12月20日下午,2019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创建答辩评选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班获得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称号。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班的26名同学现场展示了“红色引领躬行之”“专业引领笃行之”“文化凝聚共行之”“致知于行践行之”的班级创建四大特色,斩获所在参评组别最高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班答辩
党团共建筑牢红色根基。在学院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班级注重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班级建设底色,以集体主义教育凝聚班级共识,激发班集体成员的爱国情、报国志。班集体在理论学习、参观访学、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并取得丰硕成果。班级曾获首都大学、中职院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北京大学学生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等荣誉。
扎根专业助力青年成长。班级同学立足环境学科,锤炼过硬本领,守护碧水蓝天,践行生态初心,在各类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鏖战攻坚,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北大青年的风采。2019学年,班级中有14位同学赴京外开展外场试验、监测采样等工作,足迹遍布祖国32个地区;5位同学远赴海外,在亚洲气溶胶研讨会、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国际会议和综合评估模型国际研讨会等舞台上为母校增光。
班级同学的学术足迹
文化育人凝聚班级力量。该班级围绕“文化育人、全面发展”主线打造班级凝聚力,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班主任李歆老师的帮助下,班级同学通过寻找共同兴趣,建设特色小团队,“以点带面,层叠共融”形成班级交流网络,让全体成员在生活和学习上同频共振,打造班级学习生活共同体的特色文化,涵养集体育人的文化生态。
李歆与同学们
实践调研奉献家国人民。心系祖国大地,贡献青春能量,班集体围绕返乡实践、环境调研、航海实践、扶贫考察开展社会实践,遍访社区学校,调研地方基层,足迹遍布四川、江西、福建、广东、山东等省市区县,宣传环保教育理念,服务祖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奉献爱心力量,班级先后组织开展敬老扶幼、学习雷锋等系列活动;在燕园街道、通州北苑开展社区环境讲堂,将专业知识融入百姓生活,将青春的梦想扎根在为人民的服务中、对社会的奉献里。
开展社区环境讲堂活动
李歆认为,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做好同学们的坚强后盾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班级党支部书记刘牧时表示,“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这一荣誉属于班集体中的每位同学,在这个有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的班集体中,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关怀指导下,班级成员将把“红色初心”和“绿色梦想”深深地烙印在心上,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圆梦新一代。
延伸阅读:
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自2012年启动了北京高校优秀学生基础组织创建活动,2018年起,活动由北京高校学生工作学会承办。北京市52所高校推荐200余个班集体参与评选,25个班集体进入终评环节,最终评选出10个班级获得“十佳示范班集体”。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将创建活动与学生集体评选活动相结合,从北京大学2018—2019学年“示范班集体”47个获奖班级中择优推荐,将示范班集体评选展示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