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心声 | 高楚姗:北大是一份终生的怀恋

最初是一篇课文,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在这篇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的文章里,她写到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写到白色的校徽,写到图书馆阅览室和第三教学楼,写到她的宿舍“朋友般亲切的35号楼”。是了,在当年读到这一行文字时,我不敢想象几年后自己会来到北大,会住进那幢35号楼。

然后是一篇流传于QQ空间的文章。我无数次引用文章里的一句话:“我希望你凭的是一个优秀的人——而不是分数,走到我的面前,和我一起在更高的学府,看更广阔的世界”,而隐而不谈的后半段是:“九月,当不计其数的游客拥挤在东南门口排队入校的栅栏里时,你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拿着录取通知书,告诉保安,看,我是来报到的。”很久之后我才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北大2010级师兄所写,题目叫作《给即将要考北大的你》。

再然后,是桌角的便利贴,上面写着一句诗“长安不见使人愁”。别人问我什么是我的长安,我摇摇头,埋头只是苦读,但在梦里却看见未名湖的粼粼波光。

高考后,北大是一首精练的诗篇。我在吟咏,而北大是诗行。

第一行诗,是师长的教诲。“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四年的时光中,缀满了星星一样熠熠生辉的时刻——那是一次次难忘的交会时的光亮。我走进许渊冲先生的书斋,他是位极和睦又清傲的老者,在我笔记本扉页上用嶙峋的字迹写下他的名译“to face the powder, not powder the face(不爱红装爱武装)”。我静坐于秀色脉脉的朗润园,花树影横斜间,听林毅夫教授讲述对中国经济的洞察,我始终忘不了他的一句话:“你们要努力抓住时代的机遇,也正是因为你们抓住了机遇,才有了这个时代。”在新生讨论课“苏轼的文学与人生”上,我们跟随张鸣教授细读跨越千年的诗篇,漫步于西湖和京郊,仿佛能与苏子同游。期间我的身份从学生变成助教,而始终不变的是午后的暖洋洋的教室和在灵魂中回荡的诗篇……正是在这样一些时刻,北大将它的“大”短暂而有力地刻印在我“小”的生命上。

第二行诗,是同辈的启迪。北大是最年轻最多样的地方,这里有热爱、热情和热望,这里有思接千载的诗人、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敢想敢为的创新者、不同肤色和国籍的求学者。从高考体制下走出,就好像独木桥的尽头延伸出了无数的道路,有的是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有的则是人潮汹涌的阳关大道,但无论你选择哪一条,总能在这里遇见同行者。我也见过最有勇气和创造精神的一群人,他们总能在路与路之间开辟新的道路: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去非洲村落支教、在本科发表专著、刷新运动会纪录、学会五六门外语、钻研区块链元宇宙……一项项令人惊奇的事业在他们身上举重若轻地发生着,让人恍然发觉:这世界上原来都是路,因此,无所谓走的人多还是少,未来就在脚下,总能走得通。在这些勇敢而优秀的朋友们的启发下,我为自己小小的迈步而欣悦:站在百讲舞台上主持的时刻,作为党代表递交提案的时刻,作为讲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刻,作为组织者见证活动落地的时刻,作为志愿者参与大事件的时刻……这些不一而足的时刻塑造了我,也让我拥有着蓬勃的自信去迎接像光谱一样展开的形形色色的未来。

第三行诗,是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容易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梦想的地方,就是北大。“读万卷书”自不必多言。作为亚洲最大的校园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无疑是爱书者的梦工厂。我不是图书馆忠实的伴侣,却喜欢做它短暂的情人。我常喜欢在晚课结束的夜晚,漫步走进图书馆,随机走进一间书室,随意抽出一本书,读到图书馆闭馆。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是王子猷的夜船:我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不拘读的是哪一本书、哪一个学科,也不拘读到哪里,读懂多深,任由双脚作着灵魂的先驱。

“行万里路”则让我读懂大地、读懂中国、也读懂世界。跟随学校的队伍,我走过好多地方:新疆喀什、吉林磐石、浙江绍兴……在“亚洲校园”项目中,我和北大的同学们与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小伙伴们成为了朋友,愈发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第四行诗,是我们曾并肩奉献过、奋斗过、战斗过的日子。在我所在的元培学院,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党员先锋服务队”。我加入它的契机说来巧合:2019年,刚刚入学的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在寝室楼下看到一个男生把吹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忽然感觉冬天的阳光也是暖洋洋的。”在评论区,我得知那是学院党员们自发组成的自行车小队后,于是,我以积极分子的身份加入其中,并成为了组织者之一,每周7天,每天4个时段整理楼前自行车,一张张“收工”的照片,见证了大家超过1000个日夜的默默奉献。后来,“自行车小队”拓展出新的“业务”:“爱在卅五楼”伤病员服务。我们帮助受伤和生病的同学代买三餐和生活物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被我们帮助的女生,在腿伤痊愈后,她来找到我们,拿着她的入党申请书和一封感谢信,信里她说,“受伤本是一件让人烦躁的不幸的事儿,可是能够遇见党员先锋队的大家却又的的确确让我感到幸运,而切身感受到这份帮助的重要性的我,不禁希望在未来也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在未来,北大是一份终生的怀恋。我在前行,而北大在身后。

时间是白马,在志愿填报系统中选择“10001”的画面还在眼前,而转瞬,我就披上了学士服,站在西门外的“北京大学”牌匾下,挥着手将青春定格。四年的本科时光,虽然并不算漫长,但已经足以让我读懂田晓菲的热爱,领会什么叫作“更高的学府”和“更广阔的世界”,也切切实实用自己的青春打马而过繁花竞放的“长安”。

(作者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中文方向2019级本科生)

(原文载于《北京大学校报》2023年6月25日 第1636期)

专题链接:2023毕业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