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办公室党支部、社会科学部党支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扎实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进一步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加强支部交流学习,引导党员同志感悟学科使命、回应时代召唤,10月24日上午,学科建设办公室联合社会科学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办学科建设办公室党支部、社会科学部党支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学联建活动。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就“一带一路”实践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意义开展专题讲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立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社会科学部党支部书记王周谊,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黄俊平,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怀柔科学城筹建办公室主任贺飞,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医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常务副院长徐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志恒,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弘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阎天,学科建设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人文学部办公室主任魏巍,社会科学学部办公室主任曲一铭,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办公室主任何洁以及三个单位40余名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杨立华主持。

活动合影

杨立华对学科建设办公室党支部、社会科学部党支部的联学联建活动表示欢迎。他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建院初衷谈起,结合研究院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指出,研究院致力的方向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要以基础学科为本、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更广泛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承续传统、守正出新需要有更深厚、更宽广、更强有力的学术和思想格局,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杨立华主持活动

王周谊代表学科建设办公室和社会科学部发言表示,这次活动把党建、学科和人才建设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北京大学历史上有一些学术机构在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继承了优良的历史传统,代表了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将在推动北京大学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术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组织大家一起深入学习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王周谊作主题发言

翟崑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切入点指出,此次论坛是中国对外开放大规模重启的强烈信号,来自15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加此次论坛,显示出国际社会对这一倡议的巨大信任;“一带一路”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国家战略模式;“一带一路”从蓬勃10年到金色10年,已经形成了长期发展模式。

翟崑作专题讲座

翟崑就“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基本框架、政策体系、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民意舆论、智力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就此次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进行了逐一解读,认为这一系列行动形成了“大格局、大网络、大动脉、大引领、大合流、大发展”。

翟崑认为,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进程,学术理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取得丰富成果;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倡议成立“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为汇聚各方共识、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智力支撑、话语支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与会代表发言(依次为郭琳、黄俊平、徐明、王志恒)

交流座谈环节,与会人员就学术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关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一带一路”在国内的微观传播方式、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阵地、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与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人文社科研究院常设展“清流汇聚 沃土深耕”。

座谈交流

联学共建是落实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大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党建与学科、人才建设进一步交流融合的有效途径。同志们深切感受到10年来“一带一路”的巨大成就,并就此积极研讨,为加强学校学科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大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统筹合作,充分发挥学术研究优势,推动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banner.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