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丈量滇越米轨,感知基层社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思政实践团纪实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不畏艰险 冲锋在前”“改革开放 五位一体”“扎根沃土 决胜小康”“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8月24日—28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赴云南省昆明市、红河州开展以“滇越铁路运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思政实践活动,信科学院挂靠社团——学生铁路文化协会参与负责实践组织。铁协指导教师、信科学院团委范星盛老师带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魏中鹏、党委副书记熊校良老师线上指导。

滇南米轨铁路网是由原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等不同时期修筑的窄轨铁路组成。这些起初以矿产边贸为主的商路,最终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区域内及与邻近国家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云南带来工业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也深刻影响了沿线的经济格局和社会生活。它们穿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沿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线,也是一条条引领各族人民脱离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之路。其中的代表——滇越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修筑的铁路,也是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铁路工程之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重大历史变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思政实践

本次思政实践活动采用了实地观察、访谈、座谈会等社会调查方法,进行点面结合的考察研究。参团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与体验,对滇南铁路网,尤其是滇越铁路各重要站点保护和运营现状有所理解;深入基层一线,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发掘滇越铁路的文化与旅游价值;收集滇南铁路的史实资料和当前的信息资料,探索滇南铁路网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旅游、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注重思政引领,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田野调研、基层行走中,增进国情认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认识。

旅游:旧轨焕新生

8月24日一早,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在昆明火车站集结,中午到达此程的第一站——建水。

建水当地原有的铁路是个碧石铁路,新建时是一条工商集资修筑的民营铁路。当地士绅具有民族工业意识,为了避免法国人侵吞运输管理权,将其修建为6寸寸轨,其中:鸡街到临安(建水)段在1928年通车,临安到石屏段于1936年竣工。这一段寸轨铁路在70年代后改为米轨,接入滇南米轨路网,运行客运、货运列车。因公路运输的发展和老铁路年久失修,本世纪初这里已停止了客货运输。在当地政府文旅部门的牵头下,2015年,临安到团山段的米轨重新修复,建水辰小火车的开通让这段凝结着爱国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百年铁道线焕发第二春,也成为建水古城旅游的新热点。

建水的“临安小火车”

由于旅游旺季游客较多,实践团成员未能按照原计划搭乘到建水古城小火车,只能在沿线踏查米轨线路并调研当地米轨旅游开发情况。实践团在列车发车后,沿着铁道行走约1公里,抵达曾经办理客运业务的建水车站站房,用足迹丈量线路。同学们集体参观了由原铁路维修站改造而成的展厅,了解了个碧临屏铁路的概况、修建初衷、后续发展及其影响。返回修复一新的临安车站后,实践团邀请建水小火车景区导客部主管曹阳进行座谈。在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参团同学争先恐后地提问,对建水米轨旅游开发、修复改造历程以及运营中存在的困难有了深入了解。

在临安火车站进行访谈

临安到团山的小火车有着“百年寸轨黄金线,千年古城第一车”的美称。这条线路虽然只有约13公里,但沿线却是建水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小火车运营的头两年也曾门可罗雀,2017年后,随着部分综艺节目的广告效应,客流逐渐有了起色,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逐渐成为“网红景点”,现已成为建水旅游的一张名片。小火车运营需要支付给铁路部门较高的租赁与维护费用,旅游公司本身的收支情况不尽人意。但整体而言,这个项目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对当地住宿、消费、全域旅游等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通勤:工业城市的新定位

8月25日,实践团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站点——开远。开远是真正因滇越铁路而兴起、“火车拉来”的工业城市,曾走在整个云南地区工业化和近代化发展的最前列。

2018年7月,开远市依托境内现有的滇越铁路段,在原有的米轨上开行“开远—大塔”轨道交通公交列车,设站7座,运行区间全长11.6千米,是目前滇越铁路云南段仅存的尚在运营的客运列车。实践团来到开远,正是要体验这趟米轨列车,了解百年滇越铁路再利用的新模式。

在返程途中,同学们与乘务员和负责列车运营安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询问开远公交列车的运营状况。

旅游小火车上的采访

与建水古城旅游小火车不同,开远的公交列车建设时除了考虑打造旅游线路,也着眼于服务市民出行。这具体体现在:开远公交列车的票价显著低于建水小火车,更接近于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的价格;同时,开行的路线经过市郊的南洞风景区和1909广场,提供了稳定的市民郊游客流。在调研中,同学们也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出游。与公共汽车相比,列车不仅班次更为稳定,也提供了更舒适的乘坐体验,源源不断的客流给这段古老的铁路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开远的“公交小火车”

铁路沿线所见七孔桥

如果说建水是滇南文脉的结晶,开远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则是滇南工业发展的“活化石”:开远站曾经是滇越铁路的中心车站之一,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维修米轨机车的能力。滇越铁路在这里依旧繁忙,公交列车还要经常与铁路局协调,配合协调其他货运列车的开行,陈旧的铁轨上每日仍见证着无数人流与货流的交错往来。

在这趟列车上,同学们还遇到了一位“老铁路”。他已经在滇越铁路上工作了几十年,由于心系铁路事业,他与另两位在原开远车务段服务的职工一道,在退休后又被返聘,轮班在小火车上担任安全员。在这条他无比熟悉的铁路上,这位“老铁路”仍在发挥余热,以自己的“初心”守护着一趟趟列车的安全运行,服务着一批批的过路旅客,守护着滇越线不朽的灵魂。

当前,复开的公交列车在运营上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尽管地方政府对铁路沿线的景观进行了整饬,但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开远城铁路沿线的旅游开发仍存在着展示内容不够丰富,开发模式不够成熟等问题,制约了旅游客流的进一步增长;开远铁路维护能力尚称完善,但低廉的票价和不大的客流量使整趟列车的收入状况不佳,至今尚未收回开行成本;以本地居民为主的乘客群体更倾向于尝鲜体验而非日常乘坐,造成了开通早期客流较多,随后逐渐减少的现象。

对谈:多主体参与的开发与保护困境

8月24日,实践团在结束建水小火车的考察后,组织了部分成员来到建水紫陶街,与红河州文化与旅游局工作人员李克山老师会面交流。

采访红河州文旅局李克山

李克山详细介绍了线路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提醒同学们,在多方调研中,尤其要关注铁路集团、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方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修缮等方面较容易达成共识,但遗产开发、利用等问题则亟需更为深入沟通,以弥合分歧,寻找共识。在与实践团同学们的交流中,他认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米轨的最佳方案,但在方案启动、国际合作、政策连贯性的问题上,仍存在较多现实问题。此外,滇越铁路开发模式需在观光旅游线路和日常通勤线路中做出抉择。线路开通后,如何保障客源数量也是棘手问题。李克山进一步提出,当前相关议题缺乏“反方向”的研究,应当在未来的研究中着重思考风险点与利益点,厘清地方政府和铁路公司的利益和界限,以尝试探索基于地方实际的多样化开发模式。同时,他还强调,滇越铁路保护、利用是系统问题,地方政府高屋建瓴、持之以恒的整体规划至关重要。

8月25日下午,滇越铁路保座谈会在位于蒙自市的红河州图书馆进行。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嘉宾有:红河州图书馆馆长赵正良、红河州博物馆馆长何松涛、红河州图书馆副馆长马慧、红河学院历史系赵旭峰教授,以及其他关心滇越铁路的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

座谈会现场

几位领导和老师首先给同学们大致介绍了滇越铁路的基本研究现状,并分享了各自人生经历中有关滇越铁路的故事,既展现了红河州人对滇越铁路有血有肉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又展现了当地学者和研究人员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前沿的工作视野。

何松涛描述了滇越铁路作为重要交通线的有关文化背景、历史掌故;马慧结合自己四访“人字桥”的经历,表达了作为红河州人,对滇越铁路遗产的自豪与珍视;赵旭峰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指出,滇越铁路在沿线地名、历史定位、对外交流等领域仍有重要研究价值,并从铁路运营现状、经济效益和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思路等层面,对其保护、利用前景进行展望,使得同学们对滇越铁路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提问交流环节,实践团师生结合调研成果,积极发言提问。在对建水的旅游小火车和开远“公交列车”两种开发方案的差异进行比较时,赵正良指出,需从两座城市分别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近代工业城市的整体背景入手理解问题,但不论是何种模式,都是对米轨开发的有益探索。

申遗是关乎滇越铁路命运的又一个重要议题。何松涛认为,申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仍需要多方努力与持续探索,在此过程中,文旅部门依法保护文物建筑,铁路部门保障铁路正常运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置工作。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工作思维差异与不同利益诉求,需要在未来跃出思想局限,破除沟通壁垒,加强地方政府的一体化统筹规划,才能为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开辟新路径。

赵正良指出,当下铁路沿线各县市各自为政式的米轨利用现状存在的种种弊端,“滇越铁路申遗需要全州乃至全省一盘棋”。

参会老师们都认为,考虑到世界遗产的评选规则,保护遗产的完整性、进行多国联合申报可能是滇越铁路申遗的重要探索方向,但由于涉及到与越南、法国等国的国际合作,同时面临着遗产定位、跨国协商等复杂问题,申遗前路仍然漫长,需要政府、学界和关心铁路保护的有识之士共同推动、持续努力。

实践团师生在座谈会上发言

此外,老师和同学们还对多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政府与社会研究机构的合作方式、红河州乡土文化的传承思路、铁路爱好者在铁路文化弘扬中的作用等。

通过这次座谈会,各位领导、老师解答了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的许多疑惑,使同学们了解到当地文保工作者和铁路研究者的经历、知识和见解。这些难以通过书面材料获取的新知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参与座谈的老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关心铁路保护,传承地方文化的可贵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实践团每一位成员。大家切身体会到滇越铁路保护、利用过程的种种困难,也期待利用所学知识为这条“百年米轨”的发展前景建言献策、尽己所能,让沉淀的历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芳华:老站的新机遇

8月26日上午,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闻名遐迩的滇越铁路碧色寨火车站。

碧色寨站建成于1909年,在这里,法国人修建的铁路米轨和云南当地民众集资修建的个碧石铁路寸轨交会,使碧色寨一度成为举足轻重的交通中转地。中国人与法国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使这里乃至整个蒙自成为当时云南接触近代文明的最前线,许多新兴的生活方式从这里传向各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输出途径。与此同时,车站里尚存的两间中西并置的老站房,也见证了一段侵略与抗争并存的历史,昭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得碧色寨站的老站房不再是普通的站房,更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厚意义的文化符号。

碧色寨车站

到达碧色寨后,断续的鸣笛声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列由两台米轨机车推挽牵引的列车缓缓驶来。经过对新闻照片和现场水渍的对比,同学们发现,该列车中部的一台东方红21型机车,极有可能就是前几日滇越铁路泥石流中,在腊哈地站附近受损的涉事车辆。开远到河口段的米轨铁路目前仍在运营状态,但每日通行的货列车次屈指可数。在短暂的实地考察中能够亲眼目睹这一辆机车,让参团同学倍感幸运。

和铁路工人交流

在碧色寨米轨调查结束后,实践团联系到了碧色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王勇先生。碧色寨文化旅游公司负责运营碧色寨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是一家民营公司。据王勇介绍,碧色寨车站在2013年获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彼时仅有少数自驾游、自由行的游客前来参观,铁路文化爱好者是其中的主体人群。旅游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还是要到2017年以后。在以碧色寨车站为取景地的电影《芳华》上映后,这座车站在社交网络上迅速走红,两年多内游客量大增。不过,从游客来源的构成上看,目前仍以云南本省和渝、贵、川等临近省份的游客为主,出行方式也仍大多为自驾,客流也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

碧色寨铁路踏查

碧色寨景区以碧色寨站为中心,但碧色寨站站房及其附属设施的产权仍归属昆明铁路局所有,王勇参与运营的民营旅游公司无权对站房进行运营。从长远看,景区除了进行周边景点的开发外,也须与昆明铁路局进一步合作。在运营问题上,开通开远-碧色寨的米轨观光列车,继续发挥米轨的运营功能备受期待,但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运营合作模式。因此碧色寨旅发公司决定走外围路线,以经营村寨特色小镇的方式来带动区域整体旅游发展。已经初见雏形的特色小镇以一条古色古香石板路为中轴,初步定名为菜市街,之后将成为一条融汇滇越铁路元素、云南地方风情和越南文化特色的综合商业街。在商业街两侧,还将设置民宿和咖啡厅。原碧色寨小学教学楼也正在被改造,计划建设为碧色寨青年旅舍。景区外围也规划葡萄种植园和野生动物园,以拓展旅游消费空间。

通过实地考察和王勇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碧色寨站虽然停摆已久,部分建筑倾圮破败,但相应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旅游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同时,碧色寨景区也面临诸多不同类型的挑战。除了宏观上的部门协调问题;在地方旅游宣传和团队旅客来源方面,尽管蒙自旅游资源较多,但是旅游整体开发仍处在初步阶段,全市仅有一家文旅局直管的旅行社,跟团游的组织工作尚嫌不足;民营投资公司较难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在开发初期,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最后,如何在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之间应当如何取得平衡,并做好有格调、有深度的旅游策划,仍需审慎评估、多方协调、

口岸:国际交流的大门

8月26下午,实践团来到中越边境上的小城:河口,继续探寻滇越铁路。

从河口口岸沿南溪河行走片刻,便可见滇越铁路的跨境铁桥,再向前即是今天调研的目的地之一:河口车站。现今的河口车站是一座崭新的欧式风格的小楼,显然是在旧站建筑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的结果。车站的左右两座翼楼变成了酒店与餐厅,从车站侧方绕到站房后侧,便能看见在弯道上河口站的站台与滇越铁路的轨道了。现在的站台成为当地通行道路的一部分,不少电瓶车往来穿行。同学们在河口站还偶遇了入境的越南机车,经行河口站停留片刻,机车与它背后长长的棚车挪过站台,进入隧道,驶出河口站,在众人的目送下缓缓上桥,驶向越南境内,使得这次谭站之行更趋圆满。

河口站参观调研

河口站不远处,便是著名的河口起义纪念馆,同学们在文物建筑前久久伫立,阅读文保碑刻记录,回忆百余年前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牺牲与奋斗。

滇越铁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串接起了云南与越南。而实践团到访的河口站,正是一扇中国与越南交界的南大门。自滇越铁路建成以来,多少跨越两国的人员与物资在此集结运转。同学们看到越南机车的兴奋之情,除了源自对于火车的真挚热爱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亲自看到了滇越铁路仍旧流动的鲜血,至今仍发挥着真实的运输作用。

一水之隔的越南边城

考察结束后,实践团师生在中越边境界碑和河口口岸合影,记录下从五湖四海重聚昆明,又一路向南,行到祖国边陲的难忘回忆。

河口中越边境合影

河口的调研实践促使同学们思考:滇越铁路作为连接中越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在保护和利用上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未来又面临怎样的前景。在前面的旅程中,无论是蒙自碧色寨还是河口车站,都让同学们真切地看到了滇越铁路顽强的生命力。滇越铁路不仅蕴藏着巨大的文化旅游价值,而且还在艰难的时刻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经济运输作用。

红河之水滚滚向前,滇越铁路联结中外。今天,在滇越铁路旁的中越国境线上,矗立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幅标语牌,见证着河口和滇越铁路将在“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平台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添新章。实践团队也将继续消化此行所积累的丰富的精神养料,期待着来日的继续前行。

番外:探访与思索

8月27日中午,实践团队集体从河口返回昆明,前往昆明火车北站。这座法式老站房已经成为云南铁路博物馆的一部分。云南铁路博物馆初创于1990年4月,前身是开远火车站候车室的“云南窄轨铁路历史陈列馆”。现在的云南省铁路博物馆是在原昆明火车北站的候车室基础上,多次改扩建而成的。馆中陈列浓缩展示了云南铁路发展的悠久历史,重点展示了米轨铁路文物由于成昆铁路因乌东德水电站的修建,沿金沙江段的铁路在今年蓄水后永远沉入水底,淹没区段的文物被抢救回昆明,将被安置在云南铁路博物馆中。博物馆里陈列了各种机车,同学们尤其考察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百年前的滇越铁路动车:米其林制造。

铁路博物馆前的合影

参观云南铁路博物馆之后,同学们进行探访昆明市内段米轨和滇越铁路昆河线北段的宜良车站考察。“大十字”——这条全国唯一的米轨准轨十字交叉路口,就位于昆明市区眠山麓。米轨为滇越铁路用轨,准轨则是云南铜业专用线,在滇越铁路昆明段未停运之时,还可以看到两列车互相等待对方的壮观情景。

28日清晨,部分实践团成员在昆明火车站乘坐昆明到红果的7452次“公益慢火车”出行,在宜良北站下车,前往县城的米轨老站考察。宜良站建于1910年,地处昆明和开远区段的枢纽处,设有机务段、工务段、车务段等机构,是滇越铁路北段服务、保障功能完善的大站。较之至今仍在正常使用的开远站,少有货车经行的宜良站更显岁月沧桑。曾经车水马龙的车站周边一片寂静,浅鹅黄色的两层站房墙体斑驳。车站的股道、站房周边的铁路礼堂、行车公寓等众多附属建筑诉说着车站往日的繁华。2017年,该站最终停止客运。透过玻璃窗户,同学们看到站内张贴的旧旅客列车票价表,老楼静默伫立,时光就此定格。

同学们顺着空无一人的米轨铁道沿线行走,探访机车整备场,观察机车检修槽,也找寻到了出机车库铁道末端的电动机车掉头转盘。认真考察后,同学们在宜良站南侧的昆河线66千米道口离开,也就此与云南米轨作别。

原宜良工务段机库中废弃的轨道车

岁月之河匆匆逝去,人来人往终成故事,唯有老站台上的三角梅依旧绽放,诉说滇越铁路上车和人的百年征程。

同学们期待着这条有着超过110年历史的铁路,期待在地方政府的文化旅游、文物保护部门,民营旅投企业和国铁集团公司等的多方合作下,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在垂垂老矣时迎来再一次新生。使米轨铁路不仅仅是传承至今的工业遗迹,同时也是活生生的、焕发生机的时代宝藏。

结语

始建于一百多年前的滇越米轨铁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殖民掠夺的苦难和路权收回的荣光,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历经苦难到走向复兴的全过程。古老的米轨铁路网,造就了空前绝后的“山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激烈碰撞,为云南带来工业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也为民主、科学精神在中国腹地的传播提供渠道,见证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线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次实践启发了实践团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丈量中体悟,在调研中深思。在为期四天的围绕云南滇越铁路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北大学子聚焦基层一线,服务社会发展,丈量了米轨铁路,感知了边疆地区,身体力行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勇担时代之责,绽放青春之花”的回信精神,在实践中读社会书、读人民书,为云南米轨铁路的保护和开发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时代智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推进,百年滇越米轨铁路将焕发“第二春”。云南米轨,未来可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