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青春故事讲给党听​——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举办2020年思政实践总结分享会

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学院领导和教师的带领下,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28名选课学生在暑期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

2020年10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思政实践总结分享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出席此次分享会的有校团委副书记鞠晓、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贺大兴、地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一涵、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李晓丹以及各思政实践团任课教师、助教等。学院2019级、2020级近百名本科生参加总结分享会。会议由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述冰主持。

分享会现场

校团委副书记鞠晓首先代表校团委对地空学院思政实践课的开展成果表示高度肯定。他表示,地空学院对思政实践课的组织实施高度重视,学院书记、院长亲自带队,多位专任教师、辅导员作为任课教师,为思政实践课的成功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他认为通过此次思政课,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城镇乡野的学习探索中读懂了“国情书”、“基层书”和“群众书”。他结合电影《金刚川》的故事情节表示,当今的美好生活,正是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年年初疫情肆虐,如今国泰民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也正是无数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持续奋战所争取来的。明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他希望2020级的同学们能够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建党百年献上自己的青春贺礼。

院团委书记、思政实践课带队老师叶威惠介绍思政实践课总体开展情况。今年学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思政实践课程, 5支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在院领导、班主任和学工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7日至13日奔赴江苏连云港、福建平和、陕西延安、江苏常州、北京门头沟思政实践基地,围绕初心之路、峥嵘岁月、脱贫攻坚、榜样力量、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六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

连云港思政实践团朱晗宇、延安思政实践团李春江、平和思政实践团王述冰、常州思政实践团贺群超、门头沟思政实践团王非石等5位同学分别代表五支实践团作了总结汇报。

朱晗宇从“听闻扶贫号角”“回顾抗日烽火”“感受春天故事”“追寻英雄背影”等方面介绍了连云港思政实践团的收获与感受。

李春江表示延安团的行程安排帮助同学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洒在奋斗道路上的汗水,看到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文化传承中坚持的汗水以及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建设美好生活的人们洒下的幸福的汗水。

王述冰在汇报中表示同学们在福建平和的实践过程中扎实开展每日评议会,结合对当地产业的深入调研,对平和县脱贫攻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贺群超介绍了常州团参访“常州三杰”故居、梅林村,调研新龙生态林的情况,并总结了常州市将红色传承、绿色生态以及创新创业相串联的经验做法。

王非石介绍了门头沟团在行前认真学习实践教材《苦难辉煌》,并结合读书的所思所想,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红色历史,体会初心使命,感受星火力量,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团汇报实践经历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贺大兴在点评同学们的分享时表示,思政实践是一个了解中国国情的绝佳机会,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发展中的成就和不足,在全面了解国情的基础上,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表示,地空的思政实践课程组织周密、内容丰富,让同学们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帮助同学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他还表示,同学们的分享令他映像深刻,尤其是延安团的“汗水”和福建平和团的“蜜柚脱贫”,希望同学们以思政实践为契机,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贺大兴点评

分别来自五支实践团的张俊龙、郑高峰、滕正、李子涵和娄宇以“我和我的思政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动人的讲述,分享了他们思政实践过程中的难忘记忆。

一朝上岛,一生奉献。连云港思政实践团的张俊龙同学,分享了在开山岛实践的两个细节,第一个是即便是在现在,在开山岛放映一次纪录片的电都可以使岛上一两天用不上电,第二个是岛上一个蛛网密布、飘着枯枝败叶的水坑居然是王继才夫妇的淡水水窖,王继才夫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了三十多年,艰苦的条件更是描绘出一个共产党员坚守誓言的初心!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延安思政实践团的郑高峰同学,分享了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投身脱贫攻坚的初心。为发展村里的旅游景点,柯小海和村干部在缺少资金技术的情况下,带领村民自力更生,动员全村之力,花费4年时间终于打通了串联两个景点的隧道,一个预算500万元的项目只花费了不到50万元,使村里顺利地搞起了旅游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抓铁有痕。平和思政实践团的滕正同学,分享了在长乐乡乐北村的所见所闻。当地有种植物叫做铁皮石斛,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乐北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动起村民采用林下栽培的方法,每年创造的额外收益带动了当地30户贫困户的就业。同学们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精准扶贫”“林下经济”正在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祖国的土地上,进一步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奇迹背后的来之不易。

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常州思政实践团的李子涵同学,分享了由参观陈列当地村里的老人们制作手工艺品的展览馆和采用半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优质水稻的现代化工厂带来的强烈对比,两个风格迥异的学习参观地点,同时出现在一座村庄里,现代科技和传统乡愁在乡村的冲击碰撞达到了一种美好的平衡,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坚定心中理想,苦难迈向辉煌。门头沟思政实践团的娄宇同学,分享了在此次思政实践活动中,找寻到“在纷乱的时局中,面对国民党接二连三的围剿,共产党人为何能取得最终胜利?”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钢铁般的意志,是矢志不渝的信仰。一份份“绝命书”“托孤书”“两地书”“无字书”“就义书”“示儿书”书写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国之不存,何以家为”的担当。

五位讲述人分享实践感悟

讲述环节结束后,李晓丹、黄宝琦、陈咪咪、薛莲、谢伦等五位老师分别为获得本次思政实践励志奖、求真奖、勤学奖、善思奖、力行奖的团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学院2019级本科2班班主任陈咪咪作为连云港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她认为此次课程安排紧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沉浸式体验的效果十分显著。在赣榆县抗日山,巍然耸立的雕塑和纪念塔、挺拔的松柏,都在无声讲述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开山岛,王继才的守岛卫国32年从未间断的感人事迹,让每一个实践团成员都读懂了他“守好一座岛”的平凡与伟大,读懂了作为一个党员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国家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

陈咪咪分享带队感受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2019级学生代表向2020级学生代表传递思政实践团旗,代表新一届地空青年将担当起属于自己的时代新使命。

传递思政实践团旗

王一涵代表学院对本次分享会进行总结。她表示,作为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北大青年,地空学子在这次思政实践中,不仅是学习理论的思考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她用三个词总结了此次思政实践课程,第一个词是“以知促行”。“以知促行”就是要坚定“四个自信”,时刻心系党和国家,心系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梦内化于心中。第二个词是“以行求知”。基层实践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真正走在基层,行在乡野,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思考中国问题。第三个词就是“知行合一”。课堂里学到的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希望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基层,扎根中国大地、涵养家国情怀。

走出大学校园,地空学子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程,在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感受国家的发展脉络,在学习回信中培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仰望星空,是一片理想构成的璀璨星河,脚踏实地,是奋斗铺就的坚实道路,地空学子必将在“知行合一”的历练中,不负时代重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专题链接:2020思政实践课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